9月4日,豫北平原秋阳高照,天朗气清。在河南温县,记者见证了该县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打造“一文一农”两大特色产业品牌、做好产业扶贫的成功做法。
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黄河北岸,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四大怀药原产地和主产区,太极文化和特色农业是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品牌。
位于温县城东的陈家沟,是太极拳发源地,内家武术陈氏太极,影响深远。祖林内有陈王廷、陈长兴、陈有本、陈发科等历代宗师名人墓和碑记。
步入陈家沟,太极文化的圣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里有陈家沟太极拳祖祠,历代宗师纪念馆,有响誉国内外的陈家沟武术馆,有充满传奇色彩的杨露禅学拳处。
这里建有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是国内首个拳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馆藏近3000件珍贵文物,展示了太极文化的源远流长,成为温县太极文化产业中的亮点之一。
为讲好“太极圣地”故事,做长文化产业链条,市、县两级将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作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的目标,以项目融合、平台延伸带动产业发展,充分挖掘太极拳文化、司马文化、怀药文化、黄河文化,规划建设了太极圣地陈家沟,太极文化中心,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南水北调生态观光带、环城水系景观休闲带,司马文化园、子夏文化园、慈胜寺、联珠台等8个历史文化园。
陈家沟依托太极文化,建成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国家4A级景区,作为国家旅游局指定的特种旅游项目,太极拳如今已成为温县和焦作的名片,当地还将太极拳列入中小学体育教学科目,太极拳文化深入人心,以太极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观光、武术培训、康体养生、文创产品加工等应运而生,太极文化新兴产业逐步形成。
围绕“中国太极镇”产业架构,以“武校(景区、门店)+贫困户”的带贫机制,“务工带动+资产收益+产业辐射”的帮扶模式促进精准扶贫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该县利用专项扶贫资金610万元,将陈家沟景区中国太极拳博物馆部分固定资产,租赁给当地有经营实力的太极拳文化产业公司经营,收取的租金折股量化到全县23个贫困村、228户贫困户,每年带动贫困村增收15.4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
依托陈家沟太极文化旅游,拓宽就业创业渠道。陈家沟吸纳25名贫困人口常年务工。赵堡镇50余个家庭拳馆免费为贫困人员举办短期培训班、提升班,目前学员达50余人。
怀药之乡是温县叫响全国的另一张产业名片。具有代表性的铁棍山药、怀菊、牛膝、怀地黄四大怀药,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铁根山药获“国家级地标”产品。
围绕四大怀药,集中连片建成标准化示范园区1万亩,鑫合实业、红峰合作社2个省级标准化园区,是同仁堂、宛西制药、金陵药业等知名药企的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
目前,全县有怀药专业合作社676家、怀药加工及销售企业148家,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后认证绿色、有机食品16个,开发药品、休闲食品、饮料、保健品60多种。怀药企业安置贫困劳动力420人,年收入3万元左右,使用季节性零工约3000人,年增收约5000元。(光明融媒记者丁艳)
黄河流经新乡市封丘县56公里,在黄河左岸、黄河大堤以南、贯孟堤以北形成了241平方公里的黄河滩区带。
据介绍,1992年,黄科院在郑州市北郊征地400亩,建立了大型黄河模型试验基地。从1992年开始,先后投资建成多座试验技术先进的大型试验厅,其中包括小浪底至陶城铺的黄河下游河道模型厅、小浪底水库模型厅、三门峡水库模型厅、水土流失试验厅等。
黄河从青藏高原北麓发端,一路九曲跌宕奔腾万里,从孟津出峡谷一泻千里,造就了广袤的黄淮海冲积扇大平原。荥阳,正处于峡谷至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中国地形西高东低三级阶梯中的二、三级过渡带。
河南省委网信办、河南黄河河务局联合开展“美丽中国•壮美黄河行”暨“2018网上看河南”网络主题活动,映象网策划大型专题特别呈现。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泄洪口。中国网信网 张群 摄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黄河治理历来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9月3日,由
治水名人园大禹雕像 王蒙(摄)河工雕塑园雕塑 王蒙(摄)为宣传黄河文化、普及黄河知识、弘扬黄河精神,孟州河务局在开仪控导工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豫、晋两省交界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小浪底工程1991年9月开始前期工程建设,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
厂区绿植葱郁,路旁花树点缀,货车来回穿梭——河南桐柏县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内一派火热生产景象。这家在河南率先获得卫生注册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黄河治理历来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9月3日,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河南省委网信办、河南黄河河务局承办的“壮美黄河行暨2018网上看河南”网络主题活动一行走进三门峡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感受滔滔黄河水的宏伟壮观,见证受益于合理治理的黄河的健康生命形态。
孔雀可以人工繁殖,极具开发价值,并且具有发展前景广,市场潜力大,效益十分可观等特点,是国家林业局重点推广的特色珍禽养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