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评论 > 黄河潮 > 正文

扶贫评估不能异化成“刮扶贫油”

2018年09月20日10:52  来源:羊城晚报

5034

  4月初的北京天朗气清,进驻某单位开展常规巡视的中央第五巡视组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一封群众来信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封信反映该单位某下属公司利用该单位影响力,在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借机收取高额评估费“与民争利”。(9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这封信引起了巡视组组长桑竹梅的高度重视。为此,巡视组组成两个工作小组,到河南、贵州等省深入了解情况,经过调查,有国家级贫困县2017年接受国家、省、市检查和第三方评估已多达5次,每次都花费不少评估费用,群众反映这是典型的“刮扶贫油”。群众的举报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有其事。

  开展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本是对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成效进行的一种考核,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会计入当地扶贫工作的绩效,这可能影响到一些官员的仕途,还对扶贫工作的下一步开展至关重要;第三方评估需要对基层扶贫成效进行深入调查,看是否存在错评、错退、漏退等问题,第三方评估发现的问题,就会成为地方扶贫工作改进的方向,也会成为上级部门对基层扶贫工作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

  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必要性毋庸置疑,但第三方评估不能过滥、不能过多,也不能成了第三方评估机构牟取暴利的工具。从中央第五巡视组发现的问题来看,在一些地方,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被玩坏了”。有的贫困县被反复进行精准评估,一些第三方评估机构成了“刮扶贫油”的“蠹虫”,这在进行第三方评估的过程中,难以做到公平公正,第三方评估机构为了追逐利益,借收取高额评估费,违背了初心,甚至可能沦为一些相关部门的“代言人”,“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样的第三方评估就变了味、走了形。

  本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地方扶贫工作的第三方评估,反倒刮起了“扶贫油”,这不仅仅让扶贫款项被第三方评估机构“侵占”,更可能让第三方评估失去了公平与公正,这对扶贫工作的开展会形成很大的阻力。第三方评估机构由“包青天”变成了“大反派”,这样的角色错位、角色错乱,令人错愕,也亟须予以遏制。

  对此,相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管,不能让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衍生出权力寻租,要将第三方评估与利益剥离,而能真正坚持中立与客观的立场。这就需要完善相关制度,避免第三方评估机构“靠山吃山”“与民争利”,对于“刮扶贫油”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要依据具体情况,予以相应惩戒,直至取消其进行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的资格。

  扶贫款项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一些基层工作人员、扶贫干部“雁过拔毛”,现在连本应是监督者身份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也要进来“分一杯羹”。对此,不仅要对经管权力实行全方位的监管,对于评估、监督经管权力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也要形成掣肘,要完善相关制度,补齐一切可能出现权力寻租、权力自肥的漏洞。要确保扶贫资金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要让贫困群体的救命钱,不再成了既得利益者、权力者的“唐僧肉”。(戴先任)


文章关键词:扶贫评估 异化 扶贫 责编:张迪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