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玉雷
原标题:以实干为荣 用实绩说话(评论员观察)
把真实的榜样立起来,既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价值理念,也健全完善从上到下的考核机制,才能推动形成后进追赶先进、共同发展进步的良好氛围
工作刚启动,就急于总结经验、“塑造”典型;不惜举全县之力,重金打造“盆景”、推广相应模式;工程“八字还没一撇”,新闻稿已经备好、总结也已完成……据媒体报道,“速成典型”“盆景典型”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在一些地方引起干部群众的警惕。
“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树榜样、立标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宝贵经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简政放权到户籍制度改革,从财税体制改革到国有企业改革,从司法体制改革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系列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之所以能落地生根、渐次开花,得益于先试点后推广的科学路径,也离不开树立典型、宣传典型的示范引领。
树立典型的意义,在于其印证了可行性,检验了操作性,建立了标准性,具备了复制性。然而现实中,有的人相信“造几个盆景、写几篇材料”就能做出成果,有的人觉得“开几次会议、发几篇报道”就是紧抓落实,有的人认为掺点水分、一哄而上就有工作亮点……凡此种种,助推了“速成典型”“盆景典型”。显然,类似错误认识、投机做法,都与树立典型的初衷背道而驰,不仅无益于推动工作,反而会污染政治生态。从长远看,如果把作秀当典型、以浮夸为榜样,既给基层干部群众造成了“干得好不好,全看材料和报道”“典型新不新,就看盆景精不精”的错误印象,也容易让错误的政绩观潜滋暗长,给改革发展事业埋下隐患。
进而言之,出现“米刚下锅就催熟、树刚种下就结果”等现象,还是根源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经过有力的整治,文山会海在减少,但重形式造面子的做法还不同程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改变,但急功近利的行为又冒头了。“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何确立典型、面对典型,照见工作作风。典型不是靠一厢情愿就能树立,示范效果不是凭主观意愿就能自动形成。倘若只求“领导注意”而不顾“群众满意”,只管“经验之谈”而不论客观实际,这样的典型即便树起来了,不仅起不到应有作用,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确立什么样的典型,就明确了什么样的标准,体现出什么样的导向。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头雁效应”,关键在于挤干工作水分,明确以实干为荣、以实绩为准的风向标。在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关键时候,“走秀式调研”和“表格扶贫”自然无法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紧要关头,如果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就难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一旦责任缺位、导向失准,就会损伤苦干实干者的积极性。把真实的榜样立起来,既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价值理念,也健全完善从上到下的考核机制,才能推动形成后进追赶先进、共同发展进步的良好氛围。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从雷锋精神到焦裕禄精神,从铁人精神到女排精神,一位位榜样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从深圳速度到浦东高度,从晋江经验到织里样本,一个个典型高举改革旗帜、书写时代篇章。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踏踏实实探索、勤勤恳恳实践,让典型经验化为春风雨露、播洒远方,我们才能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