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第2期《解放军画报》封底
王怀民收藏的与二七塔有关的图片
这些笔记本的封面都是二七塔
河南商报记者 周坤锋/文 受访者供图
今年的10月1日,是新二七纪念塔建成开门迎宾的四十七周年纪念日。
作为一个“老郑州”,王怀民的记忆中,二七塔几乎等同于郑州。从小就生活在二七广场附近的他,在内心深处,始终保留着二七塔最美好的回忆。那些曾经的故事、美好的往昔,都已化作了他的收藏品,成了历史的见证。
幼年 最开心的事就是在二七广场玩
王怀民生于上世纪60年代,小时候,他家在郑州市百货大楼北面的新设市场,妈妈带着他在二七广场玩耍,是儿时最开心的事。
那时的二七塔还是一座苏式木塔,建成于1951年。木塔坐落在绿草如茵的花园中,有15米高。花坛里边还栽种着合欢树、冬青树。
每年五一劳动节、国庆节、春节的文娱活动和灯展,都是在这里举行。
几十年来,郑州的许多大事亦相继在这里发生,郑州的走向和趋势也首先在这里显现。二七塔不仅是郑州心跳的地方,也是王怀民童年梦、二七塔符号收藏梦启航的地方。
他7岁那年,也就是1971年,国庆节,一座崭新的双塔横空出世,雄伟壮观的钢筋混凝土塔取代了老木塔。
当时他家已经搬到与二七广场近在咫尺的西一街。那天,郑州万人空巷、市民欢欣鼓舞,他兴奋地在二七广场跑来跑去,正好遇见邻居王伯伯领着自己的孩子去参观二七纪念塔,看到王怀民着急的样子,王伯伯笑眯眯地把他拉进了塔的入口处,“我很感激他,那是我第一次登上二七塔。”
成长 二七塔《东方红》乐曲就是上班的铃声
小时候,每天早上7点整,他听着二七塔浑厚的钟声起床去上学;后来参加了工作,他也是每天听着二七塔悠扬的《东方红》乐曲起床去上班。平时走在街上,他也总是习惯性地抬头看上两眼塔上的大钟。
上世纪80年代,王怀民经常站在单位三楼的平台上眺望二七塔,由于直线距离不足一公里,中间又没有高楼遮挡,高大挺拔的二七塔巍然耸立眼前,显得非常典雅大气,“想起那些为争取自由而献身的革命先烈,我心里有一种被净化的感觉,是二七塔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那时候,我心里就悄悄埋下了收藏二七塔图案的种子。”
20多年前,因为购买商品房,他家又从亚细亚后面的南彩小区搬到了交通路。
从此,他就很少能听到二七塔那熟悉的旋律了,“为此我闷闷不乐了很长时间,常常在梦里梦到那巍峨的身姿。二七塔成了我心里永远无法舍弃的情怀。”
如今 他收藏了上千件关于二七塔的物品
正是由于喜欢二七塔、热爱二七塔,大概是在30岁的时候,他便开始有意识地收藏带有二七塔图案的老物件,比如:绘画、杂志、日记本、作业本、文化用品、商标、票证、搪瓷器具、邮票、挂历、图书、镜子、报纸、照片、电话簿、明信片、老木塔像章等,到目前为止已经收藏了十几个大类上千件藏品。
这些年,家搬到哪里,他就把这些藏品带到哪里,他妻子和他开玩笑说:“不管住在什么地方,二七广场就在我们家里。”
他说:“二七塔是我心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伟大丰碑。”
在众多的二七塔藏品中,最让他喜欢的是1974年第二期的《解放军画报》,封底是大幅的二七塔照片,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出,当年的二七塔周边都是低矮的房子,和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比真是反差太大了。
二七塔最早的门票他也很喜欢,五分钱的票价,精美的彩色画面,常常让他爱不释手。
他手中的藏品还有小时候父辈们抽的老木塔图案的“中州”牌香烟烟标,小时候过节时走亲访友的糕点盒子,以及老郑州啤酒商标、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老木塔像章、上学时用过的印有二七塔图案的作业本、妻子小时候一家人在“老木塔”旁的合照……
他打算把这些二七塔收藏品好好地归纳、整理,永久地保存下去,“让子孙后代薪火相传,永远牢记二七精神,把郑州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往事 老家亲友来郑,第一件事就是看二七塔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家亲友一来到郑州,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嚷嚷着要看二七塔,而他也乐此不疲。
王怀民会带他们在二七广场逛逛,然后领他们登上塔顶看看郑州城区的全貌,接下来又带他们去广场西北角品尝郑州著名的烩面。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项内容,那就是以二七纪念塔为背景拍几张照片,亲友说回去后可以向乡亲们炫耀一番逛二七广场的见闻。
由此可见,二七塔当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其实,二七塔不光在郑州知名度高,在外地人眼里也很受欢迎。
上世纪80年代,有一次,在河北省安平县出差时,王怀民看到当地棉麻公司生产的烟丝,用的是二七塔商标,为了留个纪念,他就买了一包烟丝。
“二七塔在河南省内就更受追捧了,安阳市酿造厂生产的中州牌二曲白酒,郸城县雪茄卷烟厂出品的‘二七’‘纪念塔’两个牌子的香烟,等等。我想,外地人都这么喜欢郑州的二七塔,我们郑州人更应该百般呵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