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天下 > 正文

喜看乡村振兴这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2018年10月20日09:15  来源:人民日报

5034

2017年10月18日,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神州大地沸腾,亿万农民振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中,深刻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求、方向道路、工作布局、基本任务和原则,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潮澎湃,开局好、起步稳、人心齐。

乡村振兴的基础越夯越实

粮食产能稳定,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推进

一年来,党中央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三农”发展站上新起点,乡村振兴的基础越夯越实。

粮食产能稳定。乡村振兴的热潮,让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种粮大户程夕兵满怀憧憬,他今年共流转了260亩地,预计能挣20多万元。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五家子村种粮大户黄金太心情很好,他流转的70公顷黏玉米和10公顷干玉米都是丰收在望。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目前秋粮主产区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今年全年粮食产量又将突破1.2万亿斤。这是我国连续第六年粮食产量稳定在6亿吨,也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的第一个丰收年。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粮食总产量仅6000多亿斤,2013年起迈上1.2万亿斤台阶,40年总产量翻了一番,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大战场镇石喇叭村村民张彦彪说:“宁夏枸杞甲天下,中宁枸杞别样红。”中宁枸杞走红市场,科技支撑功不可没。近年来中宁县推广的“宁杞5号”和“宁杞7号”,产量高、质量好,全县已推广枸杞新品种5.3万亩,建成各类枸杞烘干设施707座,枸杞鲜果机械制干率达到75.6%。得益于科技支撑,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干果产量4.82万吨,综合产值达39.7亿元。

目前,农业科技、装备、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了由量变积累到质变提升的转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达9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6%,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机械化水平超过80%,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500万人。

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推进。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镇家灵村村民漆家苏说:“渠长制促进了河长制的落实,农业节水更规范了。”近年来我国农业用水总量稳定在3700多亿立方米,在粮食及农产品大幅增产的同时,用水量没有增加,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比重还在下降。在绿色发展上我国不再欠新账,开始逐步还旧账。2016年起,我国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去年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这是一个重要转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膜回收率均已达到60%以上。2001年,我国蔬菜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为62.5%和66.5%,今年上半年蔬菜、畜禽、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高达97.1%。

乡村振兴的制度供给越来越多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进,乡村产业扎实推进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分三阶段实施,明确了到2020年、2035年和2050年的目标任务。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按照中央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紧紧围绕“五个振兴”基本任务,大力推进各项工程、计划、行动开局起步,确保各关键节点任务如期完成。

农村人居环境在改善——

“昔日捕鱼队员,今天成了护水人。”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下邵社区村民高云昌这样形容自己。有了护水人,下邵社区环境优美,青山黛影,绿树成荫。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及配套设施建设有了很大进步,根本原因是乡村振兴的制度供给愈加充分。

今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强化制度供给。广东对2227个省定贫困村平均安排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500万元,并从2018年开始对粤东粤西地区每个行政村平均安排补助1000万元,支持各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黑龙江省制定了关于整合有关财政涉农资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的原则,整合9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改进——

今年,河南积极对接有关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农村公路改造、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信贷资金806.23亿元。福建通过实行旧村复垦新增耕地形成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将交易资金用于农村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认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公共服务,是振兴乡村、聚拢人气的硬件要求。当前,城乡差距除了收入之外,最直观的还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特别是公路、通信、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欠账较多。需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水电路气讯建设向农村延伸,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下乡,大力发展农村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推进科技信息服务向农村覆盖。

乡村产业在发展——

江西省横峰县新篁办事处早田村村民蒋金春通过互联网卖山货,甜茶、笋干、竹酒、葛根粉、李子都卖得好,带动近200户农户增收,乡村产业扎实推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加快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农业行业门类齐全、品种丰富,但农业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短,要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

促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就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应用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和信息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加速农业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设定明确目标

首次建立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从普通乡村过渡到魅力乡村,俺们基层群众正盼着乡村振兴的规划呢!”这是记者今年8月来到甘肃省康县白杨乡朱家沟村时,村党支部书记朱彦杰念叨最多的一句话。现在,“不砍一棵树、不埋一眼井、不毁一株草、不挪一颗石”是朱家沟村发展的底线。以前打麦的石碾子用来做了桥栏杆,旧铁匠铺也恢复起来,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体验场所。村民摆摊卖起了当地特色面茶,每逢旅游旺季,一个摊位一天最多能卖出300碗面茶,日收入过千元。

今年国庆节前夕,恰是桂花飘香时,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细化实化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规划》共11篇37章107节,设置1个指标专栏和15个任务专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这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的又一件大事。

韩长赋说,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规划》按照分三个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明确了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提出22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3项、预期性指标19项,首次建立了乡村振兴指标体系。《规划》对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出了要求,并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4种类型,明确了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的方法和步骤。围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规划》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对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等作了明确安排,部署82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围绕乡村振兴“人、地、钱”等要素供给,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举措。

推进城乡统一规划。过去农民出门,有的为乘坐汽车要走十几里山路,现在这些问题解决了,但是其他方面还存在短板,亟待补上。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还要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形成城乡产业发展互补、基础设施互联、公共服务均等、资源能源共享、生态环境互促的格局。随着乡村环境改善,城里人都愿意到乡村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田园风光,要通过城乡统一规划,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国家发改委专门制定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就是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20个字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第一位的,农村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村发展才有基础和后劲。要重塑城乡关系,特别是向改革要动力,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说,为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实落地,《规划》从落实各方责任、强化法治保障、动员社会参与、开展评估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从聚焦阶段任务、把握节奏力度等方面,对梯次推进乡村振兴作了部署。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规划干到底。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兰思仁认为,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风俗的差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持定力,有序推进。不同地域农村的差异非常大,不能定“一刀切”的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指标和目标。应当遵循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指标,根据发展阶段、实际情况的不同以及差异的客观存在区别处理。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乡村振兴大幕开启,激发了亿万农民重粮抓粮、干事创业的热情。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党委书记李锦柱给本报记者发来一首诗,表达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豪情:“长征万里第一步,云崖铁索待脚量。希望田野花烂漫,时代新歌献给党。”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0日 01 版)

文章关键词:习近平 三农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联播+丨2020 习近平这样引领中国经济化危为机

    联播+12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进出口已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从战“疫”主战场武汉到三秦大地陕西,从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松辽平原到澎湃着经济活力的长三角……习近平总书记今年的考察足迹中,留下许多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殷殷嘱托。

  • 河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脱贫攻坚、双拥工作、知识产权保护等

    12月7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脱贫攻坚、双拥工作、知识产权保护等。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 关于革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

    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 【每日一习话】风高浪急之时 我们更要把准方向

    习近平: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场多边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密集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回应时代之问,给出中国方案。“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人类唯有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才能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天天学习丨一座有故事的院落 习近平曾这样保护

    天天学习福州繁华闹市中,静立着一座古朴的院落。这里是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回忆到的“杨桥巷故居”,也是冰心在《我的故乡》中用细腻笔触描绘的令她魂牵梦绕的“父母之乡”。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