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淋 刘佩佩 编辑:许成嵩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一新生
四川新闻网凉山10月28日讯(记者 陈淋 刘佩佩 摄影报道)今年21岁的越西县彝族小伙西阿木尔铁,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所独立举办的公办普通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大一新生。刚入校,他便竞聘上了校学生会文体部的部长。加入学生会组织,于他而言,是很好的成长历练。
为梦想而奋斗 西阿木尔铁要当一名艺术教师
“我的梦想是学好专业技能,毕业后回到我的家乡越西,成为一名艺术教师。”西阿木尔铁从小学到初中,都没有上过专业的艺术课。与民族地区绝大部分地区的学生一样,他小时候所就读的学校,不要说专业的艺术教师,就连主科师资都很缺乏。“那时我们的语文、数学老师,还要兼任音乐、美术,甚至体育老师。”西阿木尔铁回忆道。他身上流淌着能歌善舞的血液,他也深深热爱着少数民族艺术。因此,在今年高考中,他报考了家乡本地的大学,希望未来能实现当艺术教师的梦想。
而在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像西阿木尔铁这样来自大凉山的学生还有很多。该校校长余建忠介绍,今年,学校首届新生入学,共报到了940人,其中小学教育专业403人,学前教育专业464人,艺术教育专业73人。生源地以凉山州为主,占66.2%,同时覆盖全省21个地市州,有汉、彝、藏、回等10余个少数民族。在大学毕业后,这批学生,特别是来自凉山本地的大学生,都将成为凉山基础教育的新鲜血液。
“以凉山州为例,州内共有17个县市,有3700多个幼教点,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400多所公办幼儿园。对学前教育师资的需求是很大的。而我们学校,就主要是为四川,特别是凉山州培养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老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情,着重培养一批双语学前教育老师,使得他们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地方教育的发展。”在余建忠看来,教育扶贫,师资是关键。而培养本土教育人才,又显得尤为重要。
谷莫村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特布洛乡以南,距县城30.1公里,有贫困户30户138人。
布拖是凉山彝族的腹心地带。解放前,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呈封闭状态。这样的历史与环境一定程度上使布拖县形成了“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局面,也让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变得“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余建忠介绍,学校的建立,对于凉山州深入实施彝族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幼儿教师、艺术教师培养,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作用。
10月25日,“全国深度贫困地区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暨网络扶贫凉山行”活动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启动。10月27日下午,记者走进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亚河村,了解当地扶贫攻坚情况。
谷莫村距昭觉县城30公里,发展滞后,有151户601人,其中贫困户30户138人,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村。
在彝家新寨建设工作中,谷莫村结合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实际需要,结合乡村旅游,以“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美丽乡愁”为理念开展新寨建设,全村着力打造产村相融、农旅融合的新型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