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养殖、会发明、爱钻研,倘若把这些能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他真是个“能人”了。11月16日,记者在南乐县元村镇留胄村就见到了这么一个“能人”,他叫王敬泽。
一个五十多岁、刚刚脱贫的农民,却是村民眼里的“能人”,这还得从他的经历说起。2013年,王敬泽听亲戚说养獭兔能赚钱,就买了100只獭兔种兔开始饲养。那段日子,每天天刚亮,王敬泽就起床直奔兔窝。他一边喂獭兔,一边钻研养兔方法,不仅自主设计并制造出了打料机、送料机、风干机、振动筛等饲料加工器,还研究出了独特的獭兔饲料配方,用草料、玉米、麸子等制作饲料,延长獭兔的生长周期。獭兔一天天长大,成了王敬泽的宝贝疙瘩。
“那个时候,周边很多养殖户来他这儿加工饲料,他家院子里每天都排着长队,热闹着哩!”该村村委会委员兼会计王趁喜回忆道。
然而,正当王敬泽的养兔事业搞得红红火火,2015年的一场兔瘟像一盆冷水向他泼来,养殖场里的獭兔死了一多半,前期的投入血本无归。养殖獭兔赔了钱,王敬泽一家陷入困境,日子过得举步维艰,成了需要帮扶的贫困户。“当时也努力了,但是研究出来的‘土方法’治疗兔瘟还是不行。”回忆起那段养兔经历,王敬泽充满遗憾地说。
养殖獭兔失败,家庭陷入贫困,给王敬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可每当看见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他又感觉到了身上沉甸甸的担子。王敬泽是个不服输的人,他决定重整旗鼓,继续他的獭兔养殖事业,用勤劳和智慧摆脱贫困。“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王敬泽当初吃了技术不过硬的亏,这一次发誓要认真研究,依靠科学方法养兔致富。
重新振作起来的王敬泽,对技术的渴求越发强烈,只要县里、乡里有养殖技术培训,他总是来得最早、坐在最前,听得认真、记得仔细。村里的农家书屋成了他常去的地方,科普书籍和养殖读本成了他最爱的读物。为了掌握更多的养兔技术和市场行情,王敬泽还学会了上网,进一步拓宽了视野。
“他这人不懒,又好学、好钻研,这样的人是不会一直穷下去的。”村民对王敬泽的评价里,有着对他过去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望。果不其然,经过一番苦心钻研,王敬泽逐渐掌握了獭兔养殖的饲料配比、疫病防治和仔兔繁殖等技术,也找到了有效治疗兔瘟的方法,他的养兔事业又开始红火起来。
2016年,王敬泽拿着1.5万元贫困户自主创业补助资金,引进了200只法系、德系獭兔新品种,扩建了养殖场。一笼笼獭兔当年就见了效益,卖了2万多元,也让王敬泽一家踏踏实实地脱了贫。
如今,王敬泽依然在獭兔养殖的路上不断向前摸索,他的步伐更加坚定,收入节节攀升,路也越走越宽。(蒋晓宇 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