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始终不变的改革价值取向

2018年11月22日16:25  来源:经济日报

5034

  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享受到的改革发展成果越来越多。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始终牢记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就是为了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人民富裕起来。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凝聚起强大合力,从而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谱写了改革新篇章。

  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处处体现着“人民至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总结归纳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可以说,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难以取得成功;只要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越不过去的坎。

  围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将改革推深做实

  改革开放虽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在新时代不断将改革推深做实,就要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针对性地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措施。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改、马上改;对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紧要问题,科学统筹、优先解决。总之,要把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来抓。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充分显示了强大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在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在此过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改革任务越繁重,就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

  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标准检验改革成效。改革效果怎么样,需要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是要把改革举措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看改革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对重大改革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决策,要及时深入了解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近几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重大改革举措,深受群众欢迎,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改革落实机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作者: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胡 杨)


文章关键词:人民群众 改革发展 人民谋 人民利益 改革开放 改革任务 改革成果 人民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靠人民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锦绣小康 | 玉米团子的故事

    这是一趟知青专列,不满16岁的习近平坐在上面。辗转几天后,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他将在这里度过七年知青岁月。当时,知青们能吃到蒸玉米团子、高粱米团子,而老乡们大多时候只能吃糠窝窝。

  • 【地评线】映象网评: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 王国生:持之以恒建设造福人民幸福河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孙守刚、李亚、甘荣坤、孔昌生、穆为民、徐立毅、徐元鸿、赵素萍、王保存、张维宁、乔新江、戴柏华、王新伟、刘玉江、王战营、钱国玉、龚立群、高体健、谢玉安、顾雪飞、岳中明、习晓军等在郑州或当地参加了植树活动。

  • 育新机 开新局 | 你的品质生活 “十四五”安排上了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你我对品质生活的向往,也是“十四五”规划着力擘画的方向。

  •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观点)

    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既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也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彰显人民至上执政理念

    《建议》提出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目标,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彰显了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增福祉,彰显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 学习网评:这一胜利,振奋人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2月3日召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点击查看专题

  •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新特征新要求(人民观点)

    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要看到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然、生产力进步必然,增强解决矛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只有大力提高发展质量,才能解决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尹弘:坚持标本兼治,突出四个“严控” 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蓝天白云净水

    12月4日,省长尹弘在洛阳出席2020年全省四水同治工作推进会议,并对做好当前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各地各部门必须清醒看到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坚持标本兼治,突出抓好四个“严控”,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人民要论)

    新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