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孤店子镇:城镇化建设中的幸福故事

2018年11月29日09:2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034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乡镇篇】

  2013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首批城镇化试点镇之一;2014年其现代农业园区被纳入省级开发区备案管理;2015年被列为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现代农业先导区;2017年被确定为吉林省第一批特色小镇;2018年,经过5年规划设计建设的镇核心区颇具规模。

  作为长吉一体化发展重要节点城镇,吉林省吉林市西北部的孤店子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每一年都有新成绩新面貌,每一年都在续写幸福故事。

  对大多数人来讲,孤店子镇是个陌生的名字,但这里出产的“大荒地”大米却是闻名全国的绿色大米。大荒地大米的成功之路,正是孤店子镇通过土地流转,实现水稻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和机械化的创新之路。

  1998年,孤店子镇大荒地村开始引进绿色大米。2000年,村民刘延东成立了东福米业,向优质稻米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推进。2011年,刘延东被选举为村党委书记,带领乡亲们成立农业种植公司,流转村民土地,开展集约化种植经营。2013年,东福米业自有品牌“大荒地”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4年,东福米业开设天猫旗舰店,实现电商销售。2017年,大荒地村被评为吉林市首批淘宝村试点,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孤店子镇党委书记米栋军说:“大荒地村因荒地而得名,如今荒地变粮仓,大荒地大米每公斤售价在15元左右,全国20多个省市都有销售。截至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0年亏损60万元发展到年收入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8万元,实现了农民增收,村集体和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大荒地村成为全镇发展现代农业的标杆村。”

  “孤家子村属于北方寒作稻区,秋天收完粮食到第二年开春,都是农民的农闲时节,不过农闲的时间越来越短。”在吉林市意禾田生态家庭农场,孤店子镇孤家子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华感叹自己忙并快乐着。

  意禾田农场以生产高钙、富硒以及适合糖尿病人的农产品为特色,陈玉华说:“近年来,党和国家为农村发展出台了不少好政策,镇里也号召各村走融合发展道路,我们的农产品虽然有特色,但也要积极拓展发展空间。”2017年,农场建成一条可视化稻米观光生产线,游客们通过现场参观可以领略现代科技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改变。今年,农场新建了一座由万余米草坪和10座蒙古包组成的蒙古大营,游客不仅可以体验蒙古美食,还能参加篝火晚会,参与骑马、射箭等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意禾田农场是孤店子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剪影之一。近年来,孤店子镇不仅推进绿色及有机稻米综合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还依托地热温泉、雾凇冰雪、生态农业等资源,积极带动农业观光、农耕文化、温泉休闲娱乐、民俗文化、冰雪文化等乡村旅游发展,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

  农民就地城镇化是孤店子镇特色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导向,给镇里带来幸福温馨的图景。在国家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支持下,大荒地村的村民拆掉年久失修的房子,腾出30多公顷优质耕地,搬进30多栋农民新居。村里新盖了老年公寓,三层电梯房、配备医疗服务中心和食堂,100米长的楼道方便老人们在冬天不用出楼也可以遛弯,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入住,只需缴纳一点象征性费用。

  从抓农业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土地流转到推动农业现代化,再到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孤店子镇一直在续写离土不离乡、上楼不失地,就业、就医、入学、养老、购物不出村的幸福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任爽)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9日 04版)

文章关键词:孤店 子镇 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发展 故事 荒地村 光明日报 稻区 农产品 禾田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