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11时30分,郑州市东三环快速化工程隧道段建成试通车。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许俊文摄影
东三环隧道内景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蔡君彦通讯员赵记文记者许俊文摄影
“通车啦!”11月30日上午11时30分,伴随着现场工程人员的欢呼,郑州市东三环(107辅道)快速化工程隧道段建成试通车,标志着郑州市三环快速路全线闭合,畅通郑州“井字+环形”快速路网完全形成。
“今后,在交通顺畅的情况下,驾车从郑州市区任何一个地方出发,大约15分钟,都能驶入‘井字+环形’的快速路系统,再经过15分钟,都能直达绕城高速、京港澳高速和连霍高速。”郑州市建委城建处处长李锦林在现场表示,郑州交通正式步入“半小时上高速”时代。
“咽喉部位”试通车郑州三环开启“真环转”
对东三环(107辅道)快速化工程来说,东三环隧道可谓是“咽喉部位”,作为郑州市首条双向八车道的隧道工程,该隧道每个车道4米宽,双幅隧道行车净宽达32米,是郑州市目前路幅最宽的交通隧道。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东三环隧道西侧北入口看到,路面沥青铺设一新,在车道标识线的映衬下,更显清新靓丽。
“我今天特别激动!东三环下穿隧道不通的话,所有三环都‘环’不起来,可以说,从今天起,郑州开启‘真环转’。”郑州东三环(107辅道)七标项目书记王成军对记者说,他参与过北三环、西三环、陇海路高架等的修建,见证了郑州交通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倍感自豪。而随着东三环隧道试通车,人们驾车沿三环快速路可以转一圈儿,领略郑州东南西北的风景。
隧道段果然是“咽喉部位”!上午11时30分,现场人员移开路障不一会儿,很快就有车辆驶来,沿隧道疾驰而过。
从新建成试通车的隧道通行是什么感觉?记者乘车从北向南经过隧道体验了一番。只见双向八车道的隧道内,特别宽敞,车辆跑起来格外顺畅,长约2.8公里的隧道,大约4分钟就可快速通过。
在每幅隧道两侧,都有防撞侧石,万一发生意外碰撞,可以尽量避免对隧道结构的损坏。
齐心协力助畅通隧道施工突破多个难关
郑州市东三环(107辅道)快速化工程是我省首个特大型PPP示范项目,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东部,该工程北起北四环,南至南四环,设计全长约14.66公里,全线采用高架+隧道的形式,高架主线和地面均为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高架、隧道80公里/小时,地面50公里/小时。其中,下穿隧道段北起金水东路,南至商都路,长约2.8公里,是该工程的控制性工程。
“三环难,难在下穿。”隧道施工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东三环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上跨地铁1号线盾构区间、商鼎路高架桥桩基托换、七里河北路3米污水管迁改等,建设难度非常大,样样都是技术难关,施工方的“闯关”历程也是惊心动魄。
比如,东三环隧道上跨郑州地铁1号线,最近距离只有1米,属国内地铁交叉施工距离最近,风险最高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大胆采用新技术,实施“机器人+静力水准仪”辅之人工效核的监测方式,对隧道施工实施24小时进行监测,整个施工过程地铁盾构区间最大变形值为5.8mm,施工精度控制可谓极其精准在“毫米级”。
“东三环隧道能够顺利实现11月底试通车的目标,是多方齐心协力奋战的结果,各工序的衔接可以精确到小时。”该负责人表示,这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项目指挥部的精心组织,辖区政府、轨道公司、电力公司等管线迁改单位的积极配合,以及各参建单位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一份30天的“战果”可见一斑:摊铺隧道内沥青路面18万平方米,铺装隧道顶防火板16万平方米,隧道两侧装饰板安装4万平方米,强弱电缆穿架10万米,安装照明灯、通风机、监控设备3000余台套。
李锦林表示,东三环隧道试通车后,施工方将力争春节前把隧道上方和两侧的地面道路完工。
届时从北往南行驶高架车辆必须在金水路匝道下桥,进入地面道路后才能向南去高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