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文脉颂中华 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媒体团一行前往河南登封市嵩阳书院进行参观采访,实地感受已传承千载而不绝的儒学文化圣地。
由释改儒 圣贤讲学 影响后世千载
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几十亿年沧海桑田,在中原腹地的这块地方,隆起了被尊为中岳的巍峨嵩山。1500多年前的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在嵩山之阳,一个名为嵩阳寺的佛教场所初建而成,它就是日后在中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嵩阳书院。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嵩阳书院因巍巍嵩山而名,嵩山因煌煌书院平添了几多厚重。如今,汉武帝嵩山祭天时百官山呼万岁的声音早已在时空中飘散,而传承中国文化的嵩阳书院却在沧桑中历久弥新。它浸润着历代儒生的家国情怀,也是后来者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初名嵩阳寺,为佛教寺院。隋炀帝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改名为嵩阳观,成为道教活动场所。唐高宗时(公元683年),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到嵩山两访潘师正,都以嵩阳观为行宫,曰奉天宫。五代后唐清泰年间,进士庞式曾在嵩阳观聚众讲学,后周世宗柴荣时改为太乙书院,成为儒学活动中心,宋初又更名为太室书院,宋仁守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五月十五日,宋仁宗赵祯敕令重修太室书院,并赐院额,将太室书院改称嵩阳书院,并设院长掌理院务。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嵩阳书院从五代后唐到清代末年,经历了近千年的讲学历史,是书院中的佼佼者,对传播中华民族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登封是尧、舜、禹、周公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名流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徐应龙、刘光祖、王居安、范纯仁等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年),程颢、程颐、司马光等人先后到嵩阳书院讲学。程颢还亲自为嵩阳书院制定学制、教养、考察等规条。受业生徒,常达数百人之多。“二程”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对学生一团和气,平易近人,讲学鲜感,通俗易懂,宣道劝仪,循循善诱。学生虚来实归,皆都获益,有“如沐春风”之感。嵩阳书院正是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声名大振,四方生徒摩肩接踵,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
不难想象,司马光居住洛阳、嵩山十五年,倾心讲学,专心著述。他发现嵩阳书院东墙外的叠石溪水流潺潺,怪石嶙峋,溪水两旁花木葱茏,相映成趣,十分喜欢,就建一别馆,春、夏两季居住,在此完成了王道相传、以史为鉴的《资治通鉴》中第9至21卷。“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经世致用之情溢于文字。
范仲淹性情率真,嵩阳书院如今还流传着他讲课时或击掌高歌,或迎风长啸的故事。范文正公所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秉持的仁人志士节操,在那一幕幕兴致所至的讲会辩论中,春风化雨一般感染着学生,成为他们的志向。
自古以来,儒家圣贤将中国文化之“道”作为追求目标,既强调以道修身、完善自我人格,所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又强调以道治世,规范社会秩序,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用“道”引领的完美世界,滋养着文人雅士的心灵,沉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处。
古迹屹立 几度兴衰 文脉薪火相传
在嵩阳书院大门前西十余米处,有一高大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即大唐碑,高9.02米,宽2.04米,1.05米,重80多吨,雄伟壮观,为河南最大的石碑。碑系唐玄宗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刻立,主要记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练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唐著名书法家徐浩八分隶书,其字态端正,一笔不苟,刚柔适度,笔法遒雅,是书法之珍品。碑的背面和两侧游人题字,共有23条,多为北宋、明、清、民国时期的官吏、文人亲笔书写,真、草、篆、隶各体具备,与大唐碑文前呼后应,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古代名人游嵩行迹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大都为唾骂撰文者李林甫的文字。
石碑由三部分组成,碑下部为精雕长方形石座,四面刻有十个石龛:前后各三,两侧各二,龛内十座浮雕武士像。中部碑身上刻碑文。碑首分三层,上层为素面的束腰带座宝珠,宝珠两边,两只卷尾石狮,后脚盘蹬在宝珠的基座上,前爪把持宝珠,狮嘴吞吻在宝珠上面,栩栩如生,十分壮观;中层较大,上面浮雕连续的大朵云气图案;下层的四边稍大于碑身,前面篆刻额文,额文两边浮雕双龙、麒麟。该碑雕工精细,达练圆熟,是唐代石刻艺术之珍品,也是研究嵩阳书院历史及宗教的不可缺少的史料。
嵩阳书院的大门上有副对联:“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瀍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它是清代翰林侍读吴慈鹤督学河南考察嵩阳书院所题,以嵩山地形的雄伟,烘托出嵩阳书院的气势非凡地位出众。
在书院沿中轴而行,五进院落依照儒家礼制而建,南北长297米,东西宽81米。穿过大门、先圣殿后为讲堂。先生激情讲学,学生如坐春风,师生相互答疑问难,激荡交流获得新观念新思想的那些片断,大多会聚于此。
池水环绕的泮池,修于何时不得而知,引书院西溪水,架石渠助水循环,寓含朱熹“为有源头活水来”之意。之后有道统祠和藏书楼,体现出教学、藏书、供祭的主体地位。宫嵩涛说,祭祀道统三圣人(帝尧、大禹和周公),是嵩阳书院的传统,正是这种祭祀形式,使它成为传承理学正宗嫡传的主要场所之一。
百余间古建筑多为硬山式灰筒瓦房,古朴大方,自然淡雅,与中原地区众多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寺庙截然不同,是中国北方书院建筑的典型代表,它见证了一种已经消逝的文化传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书院内的文化遗存同样饱经沧桑。两棵汉封将军柏,经林学专家鉴定,树龄均有45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柏树,因它而起的典故“先入为主”至今流传。
历经千余年的书院教育已经走完了它的历程。嵩阳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而在新时代下,后人仍将前赴后继,再次发挥嵩阳书院的思想文化优势传承国学,让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