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西藏八宿:怒江边的幸福与期盼

2018年12月14日18:14  来源:央广网

5034

  央广网昌都12月14日消息(记者普布次仁)“很快又能出栏1500只鹅,除了还贷,还可以给村里每户2万元左右的分红。”在八宿县拉根乡绕巴村村民委员会前朱海龙欣喜地说。

  仁青拉姆和村里人正在给鹅喂食(央广网记者 普布次仁 摄)

  朱海龙在村里可以说有着双重身份,既是村里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又是村里“高原生态鹅”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基地是精准扶贫的项目,自2017年9月运营,朱海龙一直坚守在这里,到现在已经养了五千余只鹅,还销售了万余枚鹅蛋。基地投产一年销售的净利润就达到了20万元以上,村里人除了在基地需要人工时过来投劳挣钱外,年底每家还能拿到分红。

  自基地建起后,仁青拉姆一直在这里负责鹅的喂养和照料这些工作。她说,家里有年迈的老人还有正在上学的小孩,所以即便想出去打工赚钱都没办法。现在有了领头羊,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仁青拉姆说:“我现在每个月至少有一千五百块,忙完基地的活还能干自家的农活。基地挣钱了,还给我们每家都安了太阳能热水器,生活越来越好了。”

  服装厂生产的各种产品(央广网记者 普布次仁 摄)

  绕巴村前的小路上,村里人三三两两地谈笑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里老人跟记者开心地说道,年后村里人都要住进新房。几个小孩在村口嬉戏玩耍,据说村里的小孩上学时都会统一发校服,校服是县里民族服装加工厂生产的,质量很好。

  工业园内的民族服装加工厂(央广网记者 普布次仁 摄)

  从八宿县城驱车行驶在高山峡谷和滔滔江水之间,不多时就可抵达八宿县的产业园区,如今园区产业已初具规模。园里已经有面积达8000亩的荞麦种植加工厂还有民族服装加工厂等。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还在筹备物流公司等项目的入园工作。

  然乌湖自驾营地(央广网记者 普布次仁 摄)

  每年,八宿县大部分学校校服的订单会送到洛松群培开办的民族服装加工厂。服装厂生产校服、藏式男女服饰、藏式帐篷等40余种产品,洛松说虽然工序上民族服装这些做起来复杂,但是做小孩的校服他们往往会特别讲究。服装厂现在有员工55名,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而且其中患大骨节病和聋哑等身体伤疾人士共有40人。洛松说:“在我这他们一年可以有5万元左右的收入,技术会了,要自己干,我每人送台缝纫机,已经有18人自主创业。好政策,让我办起了加工厂,我也要尽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然乌湖一名游客正在拍照(央广网记者 普布次仁 摄)

  据了解,2018年八宿县全县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达16463人。通过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然乌自驾与房车露营营地等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八宿县已累计带动922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以就业、分红等方式增收312.179万元,人均增收达3386元。

文章关键词:八宿县 校服 怒江 民族服装 自驾 增收 村里人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瞰“藏东秘境”美丽乡村

    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位于丁青县嘎曲河畔的尺牍镇易地扶贫搬迁点(6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位于丁青县嘎曲河畔的尺牍镇易地扶贫搬迁点(6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 藏东大地脱贫影像

    拼版照片:左图为西藏昌都市贡觉县拉妥乡宗巴村村民多吉;右图为在贡觉县阿旺乡牧场,多吉帮一位绵羊养殖大户放牧(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木许乡阿东村村民杨培;右图为杨培在葡萄园里忙碌。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