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激发市场活力 铸就经济辉煌

2018年12月18日10:30  来源:经济日报

5034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领域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政府与市场关系取得重大突破,市场逐渐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财税体制改革带动现代财政制度加快建立;金融改革不断推进,汇率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取得重要突破;土地制度改革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有力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区域协调发展,有效解决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构建开放型经济体,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国企改革深入推进,企业内生活力动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越扎越牢……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引领中国经济实现历史性飞跃。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新时代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就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跨越。

  走过40年,我们从未如此自豪。

  迈向新征程,我们更加自信坚定。

  土地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挥土地制度特有优势,有力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从最初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再到近年来的农村“三块地”试点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始终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

  在农村,从所有权、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顺应了农民保留承包权、流转经营权的意愿。在城市,从收取城镇土地使用费到探索土地有偿出让,从商业用地“招拍挂”到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全面实行“招拍挂”,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城乡融合发展思路,“三块地”改革在33个试点地区进行,将于今年底收官。横亘在城乡土地之间的鸿沟正逐步缩小,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性成果正在形成。 (乔金亮)

  国资国企

  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企业内生活力动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日趋优化,整体发展质量显著提升,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作为。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国有企业强基铸魂,砥砺奋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做强做优做大,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周 雷)

  开放型经济体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经历了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

  从最初的“特区”战略,到沿海开放城市战略、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各种产业园区、保税区的发展,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港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扩大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升,也逐渐从全球经济和国际规则的接受者、跟随者向参与者、建设者角色转变。

  40年来,扩大开放的进程不仅为中国自身的繁荣富强提供了巨大动力,中国巨大的生产力水平和市场规模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

  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需通过进一步努力去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冯其予)

  财税改革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改革开放以来,财税体制改革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经历了从统收统支到包干制,再到分税制3个阶段。特别是1994年实施的税收制度和分税制改革,是我国财政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并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好党中央确立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大部署,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曾金华)

  利率汇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重大突破,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1996年至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时20余年。作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前提之一。从放开货币市场利率管制开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渐进式推进,到2015年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1994年起,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汇率并轨到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银行基本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化干预,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2015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陈果静)

  区域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筹推进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发展战略,引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40年间,各区域经济总量均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重点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以三大战略为引领,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随着三大战略深入推进,资源空间配置加速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快速形成,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进一步显现。 (林火灿)

  简政放权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放管服”改革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场取向改革的大思路一脉相承,是“放开搞活”历史经验的延续和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实践的重要内容,是一场重塑政府和市场关系、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

  “放管服”改革让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形成了合力,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内生动力、释放了内需潜力,为人民群众办事创业提供了便利,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熊 丽)

  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由城镇职工的“单位保障”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的根本性转变,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从保障基本权益做起,不断拓展保障项目,推动实现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与发展阶段和财力水平相适应。针对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偏低、抚养比逐步降低、收支矛盾日渐突出等问题,我国加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顶层设计,把握改革时机和时间节点,有秩序、有步骤地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 (韩秉志)

  就业创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基本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现了劳动就业制度由“统包统配”向市场化导向转变,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体系日趋丰富完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就业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就业方针不断与时俱进,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到上世纪90年代“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新时代就业方针,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韩秉志)

  生态文明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面临人口、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如何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特色之路,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现实起点。

  从改革开放之初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进入21世纪又把节约资源确立为基本国策,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保护始终贯穿于改革开放的进程之中。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国际研究人士指出,中国推动绿色发展革命,其历史意义将不亚于工业革命。这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新路,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发展模式。

  (曹红艳)

文章关键词:经济稳定 市场取向 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配置 放管服 市场供求 招拍挂 市场规模 社会保障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海外网评:6.75亿件!快递“飞起来”,中国经济“跑起来”

    (图源:中国日报)  2020年“双11”,中国快递订单上演新版“速度与激情”。未来,随着中国市场越发壮大,中国快递物流业将源源不断释放发展潜能,更有效率推动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外媒:进博会展现中国对外开放姿态 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不可否认,第三届进博会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中国通过进博会再次展现出了中国高度开放和希望寻求对外合作的决心。

  • 李克强对河南这家食品龙头企业提了什么要求

    他们告诉总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及时有力到位,要不此次疫情期间“很难挺过来”。离开公司前,李克强对三全公司员工寄语道,你们在做食品行业,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争取美味第一,三个全是第一。

  • 经济稳定恢复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前三季度,按美元计价,银行结汇14663亿美元,售汇13901亿美元,结售汇顺差762亿美元;按人民币计价,银行结汇10.25万亿元,售汇9.71万亿元,结售汇顺差5357亿元。前三季度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有所下降,企业境内和跨境的外汇融资意愿总体稳中有升,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总体稳定,市场主体持汇意愿理性。

  • 前三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 展现经济强劲发展势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GDP为7227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0.7%,上半年为下降1.6%,累计增速年内首次实现由负转正。最后,居民可支配收入由负转正,彰显良好发展态势。

  • 国际锐评丨多个“正增长”表明中国经济有条件持续稳定恢复

    “全球多数地方仍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挣扎,中国再一次证明了在有力控制住疫情后,是可能实现快速经济恢复的。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当天发布的数据,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到4.9%;总体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7%,增速由负转正,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

  • 中国经济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

    2020年10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发达经济体经济将萎缩5.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萎缩3.3%。中国作为重要贡献者,帮助全球贸易自6月份起复苏,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正在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

  • 中国经济亮眼“成绩单”背后汇聚中国力量

    GDP增速转正、投资增速转正等等一系列“转正”构成了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之一,今年两届广交会“云”上举行,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两届广交会让海内外2.6万家中外客商足不出户下订单、做生意。

  • 【地评线】长白时评:从“4.9%”看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疫情大考下今年中国经济已实现正增长,成绩来之不易。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这堪为中国经济稳定恢复的最强底气。

  • 【地评线】长白时评:从“4.9%”看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疫情大考下今年中国经济已实现正增长,成绩来之不易。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这堪为中国经济稳定恢复的最强底气。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