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决定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TMLF被市场戏称为继“麻辣粉”(MLF,中期借贷便利)之后又一新货币政策工具——“特麻辣粉”。
央行称,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大、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可向央行提出申请。央行根据其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情况,并结合其需求,确定提供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的金额。
本次新创立的TMLF,无论从期限上还是从利率上看,相较MLF,都更有吸引力。TMLF资金可使用3年,而一般MLF的操作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此外,TMLF操作利率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目前为3.15%。
央行行长易纲此前在接受新华社、新华网联合采访时表示:“我们采取了三支箭的政策组合:第一支箭,就是我们增加民营企业的信贷,凡是中小银行,它有(合规)客户,没有资金了,贷不出去了,人民银行都以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形式支持他们。第二支箭,就是我们出台具体的政策,帮着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第三支箭,就是支持民营企业的股权融资。”因此,此次创设TMLF也是在进一步落实这“三支箭”中的第一支。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称,预计此举对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有一定效果,有利于引导融资成本下降。在获得资金支持后,金融机构层面也需要加大经营模式和工具创新力度,优化激励考核机制,引导基层经营单位做好对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支持。
此外,根据中小金融机构使用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情况,央行决定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发挥其定向调控、精准滴灌功能,支持资本充足率达标、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监管合规的中小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这是央行在2018年6月和10月两次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3000亿元后的再度“加码”。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TMLF的推出,是一种“定向降息”的操作,也可能预示着未来逆回购、降准等操作的空间会下降。
联讯证券李奇霖认为,这是结构性宽松的延续。TMLF创设后,央行可能会以此代替降准来做定向宽松,降准的预期与可能性降低。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称,TMLF的创设,是央行定向降息迈出的第一步,央行释放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信号。
央行方面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定向调控,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题:急事急办,有呼必应——山西原平开设“民企100急诊平台”依托新规划,不久前,尚兰根与一家投资公司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盘活烂尾项目,投资15亿元开发商业住宅。
7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了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下调再贷款利率。对于此次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体现出央行在结构性政策方面持续发力,有利于提升政策的直达性。
小微民企融资再迎多项政策利好。近期诸多抗疫政策的落地,也使得小微民企融资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企业流动性压力得以缓解。业内人士还表示,解决小微民企融资难题,应进一步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不仅表明了党中央对民营企业认识的逐步深化,而且对民营企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本文系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甘肃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项目编号:18LZUJBWZY0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切行动向市场传递出明确信号: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是中国经济毫不动摇的方向。” 爬坡过坎中的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身处其中的民营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阵痛,必须寻找新的动力和引擎。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支持民企的核心在于,给民营经济一个“竞争中性”环境,消除对民营经济的各种隐性融资壁垒,切实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地方政府目前在搭建的融资信息平台也旨在为民营企业建立更丰富的数据库,解决金融机构对民企认识不足的实际问题。
融资难题是横亘在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面前的“高山”,从中央到金融监管部门,均在为攀越这座“高山”修路搭桥。需要注意的是,民企和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支持小微企业过程中,要注意防控风险,遵循市场规律。
昨日,围绕“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省委统战部召开“统一战线建言献策双月谈”座谈会,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孙守刚主持会议并讲话。河南商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解决民企融资难问题,我省首家大数据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信豫融”已经在3月上线。
比如,浙江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浙江省小微企业云平台”,与银行通过大数据交换,提升民企贷款效率。如,浙江日前聚焦民营经济发展,在创新、融资、用工、用地等10方面共出台31项举措,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市推出25条具体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
当前,一系列旨在缓解民企融资难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政策落地进展如何?企业切身感受怎样?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发现,随着各类纾困措施的陆续落地,积极变化正在发生,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难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