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首《爸爸是我学习的榜样》火遍全网,这首歌曲的改编者是一名坚守在大山深处的养路工。他叫张超,是一名铁三代,同爷爷、父亲一样,他的职责是守护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太焦线。201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张超本可以选择一个轻松的工作,但是爸爸的坚持,让他走上了又苦又累的养路工岗位。如今,29岁的张超终于理解了爷爷和爸爸的选择。
有出息不在做大事,而在是否能将小事做到极致。山里的铁道蜿蜒,桥隧相连,施工和养护难度可想而知。作为一名养路工,必须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即便是分毫也不能偏差;必须夯实每一枚螺丝钉,即便是千万枚中的一枚也不能松动;必须坚守每一分钟,即便是交班前的一秒钟都不能松懈。这些不仅是养路工,也是每一位铁路人必须坚守的小事,只有将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线路才能牢固可靠,列车方能驰骋万里。对于青年铁路人来说,经验有限,大事未必做得好,而将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才是经验累积的开始,力量迸发的源泉,张超如是。
选择很重要,但坚守更重要。选择需要智慧和技巧,而坚守需要勇气和决心。张超的爷爷和爸爸选择走上养路工岗位可能只在短短一瞬间,但是他们却在这平凡又艰苦的岗位中坚守了三十年。一个个新旧交替的夜晚,他们独自度过,一顿顿阖家欢乐的年夜饭,他们对影独酌。幼时的张超对此并不理解,而在同样的岗位坚守多年以后的他,却明白了坚守的意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父辈铁路人如是。
信念需要发扬,家风需要传承。父辈的铁路人,徒手扳过道,光脚踏过雪,在机械化几乎为零的时代,他们靠自己的双手,铺设出专属铁路的“万里长城”;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千难万险也能勇敢克服,这是信念。如今选择铁路的大学生,多数都是铁二代、铁三代,在信息化时代,他们有很多轻松的选择,但他们却选择肩负更重的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最不平凡的事,这是家风。坚守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因为信念,一代一代坚定传承,因为家风。铁路精神如是。
张超在歌中唱到“雨落的时候做一把伞,风起的时候做一堵墙,我只是一名铁路养路工,修好铁路伴你安全行”。每一位铁路工人的力量都是一道微光,但无数道微光就可以照亮整片夜空,为无数旅客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仝淑芳)
“就想做一件能够改变平淡生活的事,闯一闯......”回忆创业初衷,89年的鲁山县瓦屋镇的山村小伙子雷德华在面对于记者的采访时说。雷德华认为,家乡生产生活条件差,能走出大山是父母最大的期望,也是家庭几代人的梦想。
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城向南出发,驱车盘旋在连绵的群山之中。这是通往乃西乡恰杂村的唯一一条盘山路,当地人称这条路为“车在云中走,鹰在脚下飞”。路过高高的峭壁和峡谷深处,在悬崖村落里,记者找到了这样一位老党员,他曾任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乃西乡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