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洞外景
织机洞内景
织机洞中发掘物
绘图/王伟宾
河南日报记者张冬云
伫立在荥阳织机洞内,我的感觉是:震撼。
震撼,是空间尺度上的。它是岩厦式溶洞,洞口呈半圆形,高达20余米,宽10余米,进深20余米。“原洞更大,进深有40米,堆积物大量填埋,现在进深20余米。”荥阳市文物管理中心主任刘其山说。
堪称宏伟的石洞,令我想起“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名作《神秘岛》,书中有座深藏山体内的山洞“花岗石宫”,其壮丽,令小说主人公脱帽致敬。
织机洞主体“大厅”部分已足够高大,它的石灰质穹隆顶,如教堂圆顶,须脖子极力后仰才见。洞内东端,立陡的崖壁笔直上冲,垂直高度比“大厅”部分更惊人。最高处的洞顶,有宽长的天然大裂缝,南北长16米,东西宽2至8米。考古工作者因为工作需要遮盖了裂缝,唯留一扇长方形小窗,初春雾霾天的迷蒙光线从小窗透入,尤显神秘。
震撼,更是时间维度上的。它是10万年前古人类居住之地。它是2006年评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被我国已故著名专家张森水誉为“中原第一洞”。
我踩踏的脚下,手指触摸的冰冷岩壁,透过洞顶小窗看到的阳光,10万年前,这里的古人类看过感受过了。
“它是继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洞穴遗址之后的最重大发现。在一个洞穴遗址内既有旧石器时代文化,又有新石器早中期文化,在中国也是首次发现。”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松林对记者说。他主持过从1997—1999年织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2005年秋天,中外学者会聚荥阳,举办了“织机洞遗址与东亚旧石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认为,织机洞遗址对人类起源学说具有重要价值。出土文物为“中国人类是从中国最早的猿人发展而来”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一个洞穴遗址内既有旧石器文化又有新石器文化,佐证了荥阳在2万到10万年前,一直是人类居住的场所。
这个溶洞,在漫长时光中一直被先民居住。它,见证了人类脑洞逐渐大开的过程。
探洞
2019年2月,我们驱车到达荥阳市南崔庙镇王宗店村,这儿是嵩山余脉所形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高程约为300到800米,丘陵绵延,沟壑纵横,水源充沛,植被繁盛。
这些低山多为石英质灰岩构成,岩溶作用强烈,喀斯特地貌发育,随处可见裂隙和溶洞。“在已查明的10多处溶洞中,织机洞是埋藏有古人类遗存的遗址之一。”当地的同志告诉记者。
王宗店村村北,我们从大路左转进一条乡间小道,车行没多久,看见一架小山,山脚下,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碑。碑东侧,是一条上山石径。
顺石径往上攀,很快就到了织机洞。它海拔高程452米,洞前有宽30米到60米的季节性河床。洞口高出河床底部30米。开敞的洞口外沿,建了青石护栏。倚在护栏上往下看,有一处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的半月形河谷台地。台地上,有一处幽深的考古发掘探方。探方口比两个普通井口大,洞侧有台阶可下,探方口用杂树枝遮盖着,里面尚有积雪。洞内更深处,潮湿洞壁上生着碧绿的蕨类植物。
“这个探方很重要。上面的织机洞洞穴顶部有裂缝,雨水挟带泥土从洞顶下泄,将洞内填满堆积物。1990年7月,文物工作者开始发掘时,洞内大部分地方被堆积物填满,堆积物顶面离洞顶仅4米多。当年的堆积物呈斜坡状,从洞顶向外逐渐倾斜,最老的一部分遗存,从织机洞内冲刷深埋到下面地洞里。这里面,曾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刘其山解释。
现在的织机洞内,除部分堆积物外,还有文物工作者2018年新开的工作面,约有10平方米左右,布方拉的线仍绷在地面上。“织机洞的文物发掘,仍在持续。国家文物局根据学术研究的需要会批一定发掘面积,这里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郑州市考古研究院申请的工作面。”刘其山说。
1985年初,河南省开展了文物普查工作,从织机洞内采集到两片夹粗砂褐陶陶片,引起了张松林的注意,他确认这是重要的早期原始文件遗存。
他前去复查,又约请省内专家来现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考察和研讨。
1990年7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准,在织机洞进行试掘,试掘区选在洞外斜坡部分堆积物上。1990年9月到12月,开始了第一次发掘,其后又有两次发掘,发掘成果丰硕,专家认为它“地层堆积之厚,文化遗迹、遗物之丰富仅次于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
张松林说:“从1990年到1995年三次发掘中,发掘面积近100平方米,地层堆积厚度达20多米,划分为23层。其中第21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第18层向下含有古脊椎动物化石和旧石器时代制品。发掘出土石制品6546件和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
出土文物中,动物化石标本万余件,但化石多破碎。
动物化石中的哺乳类动物有斑鹿、肿骨大角鹿、原始牛、似狗獾、中国鬣狗等,还有四种鼠类和鸟类化石。
原始人学会用火,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和石头刮削器、木棒不同,火具有可加速生态学的推进力,对人类自身发展和环境,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发掘区近100平方米,仅有20平方米清理到24米深度,已发现17处用火遗迹,多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遗迹层面上有灰烬堆积,灰烬下有烧烤痕迹,周围及地面被烤成褐色或赭色,还发现了不少火烧过的骨头。”张松林说。
织机洞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中,主要是石制品。6000多件石制品中,1597件有修理或使用痕迹。石制品原料以石英为主,占77%,燧石占18%。出土石片很多,主要为石英石。
1597件石器中,因用途不同分两类。第一类主要用于生产石制品,包括砸击石锤和单端锤击石锤。其数目很小,只有15件。第二类是指用于加工生活资料的石器,共1582件。可分为刮削器、尖状器等五类,以刮削器为最多,依刃口位置和数量,又分为单刃、双刃、端刃、复刃四组,单刃最多。
织机洞不仅是古人类长期居住地,还是个石制品生产基地,是原始人的石器作坊。“从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表面看,基本没有冲磨的痕迹,可以肯定,该遗址属原地埋藏类型。”刘其山说。
洞中十万年
10万年前织机洞内的古人类以何为生?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因为地质构造运动,全球海平面上升,从郑州广武山(古名三皇山)向东,绝大多数地方皆成汪洋。这一时期,地球的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频繁,大约在更新世中晚期之交,郑州西部、西南部的嵩山山脉和浮戏山等皆是这一时期形成,同时形成的还有荥阳织机洞、蝙蝠洞,新密神仙洞,巩义雪花洞等喀斯特溶洞。
以打猎和采集为生的古人类,找到这个进深达40米的巨大山洞时,发现它足以遮风避雨。他们身裹兽皮,在洞内生了火堆烧烤食物、取暖、驱赶野兽。他们群居于此,繁衍生息。
据考证,从10万年前至2万年前,都有古人类在织机洞里生活。织机洞遗址保存了很厚的堆积层,主要属于中、晚阶段,时代上跨越了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的发展。其堆积物,清楚地反映了早期人类曾连续使用该洞穴。甚至到汉代时,洞穴内还有人类活动痕迹。先民们对它的利用很彻底。
洞门前现在是道深切峡谷,谷中有河流,古道河道要比现在海拔高10—20米,方便古人类就近取水。
洞外,就有大片森林,足以给他们提供食物。织机洞内出土了大量的动物化石,可以佐证此点。
织机洞中出土的大量石器中,刮削器用来刮掉棍棒上的皮,让棍棒更称手。尖状器用来剥野兽皮。砍砸器可用来敲骨吸髓。他们穿的兽皮衣咋做的呢?专家推测,是用石锥在兽皮上穿眼再缝制。
织机洞,当地百姓对它充满敬畏感和神秘感。附近村民遇事总要来这拜一拜。
织机洞名由来,自古有多种传说。相传古代有个放羊娃王增,经过织机洞时,听到有织布机的声音,看到仙女在里头织布。他问:“你织什么?”仙女回答是给他织蟒袍。王增的母亲让他读书,几年后他进京赶考得了功名。但他却嫌弃母亲,母亲悲愤自杀,王增被雷劈得身首异处,头被抛到织机洞对面穿梭洞里,身子被扔到织机洞旁的一个山头上,相传织机洞之名,出自这个故事。故事反映了民间朴素的孝道观,有很深的农耕时代痕迹。
织机洞之名,令我想起《乐府雅词》中收录的宋代无名氏的一组词作《九张机》(共九首,从一张机到九张机)。“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射雕英雄传》中周伯通与瑛姑之恋,始终伴随有一首《四张机》:“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一段孽缘,由此铸就。
“荥阳自古丝织业发达,张松林1982年在荥阳青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罗织物,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绸残片,距今已有5500余年历史,是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荥阳市外宣办综合科科长蒋士勋说。
织机洞之命名,成为荥阳古代丝织业发达的一个佐证。
洞里的人
织机洞地理位置处于中国中部,从文化交流角度看,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有专家曾提出旧石器文化交流走南阳通道,织机洞晚于东北方的周口店中国猿人文化,也晚于近北的大荔人石制品组合,却早于其南部具有相同石制品特点的南阳小空山的组合。“显示出它具有旧石器文化南北交流甚至于哺乳类动物的南北迁徙的‘驿站’作用,进一步研究会对旧石器文化交流问题作出重要贡献。”《织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分析。
1990年到1995年,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主,对改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从2001年到2004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再度发掘。
再度发掘收获很大,“织机洞遗址的诸多发现,对于认识本地区晚更新世的环境,古人类与旧石器文化发展的年代框架,尤其是石器工业反映的古人类活动与行为特点变化等,有关现代人类起源与发展研究的信息都十分重要。”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撰文称。
王幼平发现,织机洞古人类早期就地取材,用石英砂岩及石英岩等加工工具。之后舍近求远,到离山洞遗址六七公里的山区找燧石,以便生产更好用的轻型工具。
更大的活动范围,更复杂工具的应用,包括远距离运送石料,更精细修理工具等等,说明织机洞古人类行为比早期更为复杂化。这一转变,发生在距今5万年至4万年之间。而生产与生活等活动的复杂化,生存领域的扩大等特点,正是现代人所特有的行为特点。
王幼平因此认为,虽然织机洞遗址没有人类化石等直接证据的出现,但织机洞遗址内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却清楚地显示了这个阶段人类行为的演变特点。
“织机洞遗址巨厚的地层堆积与多层石器文化的发现,为认识中原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晚更新世旧石器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审视近年来在我国各地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新发现的晚更新世旧石器文化材料,以及所反映的晚更新世人类行为的发展特点。”王幼平撰文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现代人类起源有两种假说,即本土多地区起源论和非洲起源论。
一些学者主张现代人类应当起源于非洲。不过从中国与东亚其他地区考古学情况来看,很难支持上述观点,也有许多学者主张现代人类应该起源于包括东亚在内的多地区。
“现代人类的起源与发展是更新世晚期,也就是距今十几万年到距今1万年之间。近年来两种假说争论日趋尖锐,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到东亚地区。系统认识晚更新世东亚,尤其是中国境内古人类活动特点,及其生存年代及古环境背景,已成为解决上述课题的关键。”王幼平在《织机洞的石器工业与古人类活动》中认为。
这一认识过程中,对织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持续发掘与研究,成为非常重要的事。
正如北大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教授评价:“织机洞的重要性在哪儿呢?它是研究现代人类起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点。”
洮河流域齐家坪主要农作物:A.粟;B.黍;C.小麦;D.大麦; E.豇豆属;据初步统计,2019年中国开展中外联合考古项目46项,包括赴外考古项目38项,外国考古团队在中国境内合作考古项目8项;延续性项目33项,新开展项目13项;涉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20多个国家,40余家国外科研机构、博物馆、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