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焦点图 > 正文

向着幸福,出发

2019年03月01日08:4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5034

“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

洛阳美景(图片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河南日报记者胡春娜

  农历新年的味道还未散去,又传来喜讯——郑州获得2018-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数最高的10个省会城市之一。这是一个来了都说“中”的城市。作为中国历史的腹地,南来北往的人群和贸易,让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商业繁华、活跃;气候四季分明,社区和公园相映成趣,满足了人们对美好居住环境的想象;城市的“头衔”不断增加,从刚刚闭幕的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传来消息,郑州市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常住人口突破千万,跻身“世界城市100强”“亚洲城市50强”……

  从某些角度来讲,讨论郑州,就是在讨论河南。

  在时代的浪潮中,郑州再次踏着鼓点节奏,向着幸福出发。

  幸福生活二三事

  曾经有记者走在街上,随机采访路人:“你幸福吗?”很多人都回答:“幸福!”当再次问道“幸福感”从何而来,大家的回答又各不相同。

  的确,幸福感很难界定,它是一个非常个体化的概念,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同一座城市里,收入高低、不同学历、年龄差异的人,对幸福感的体验也是不同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郑州入选“美好生活指数”最高城市之一,实属不易。

  掰着指头来看,这座中部城市,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人人熟知的李商隐、白居易、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大量诗篇,少林寺、嵩阳书院、商城遗址让国内外游人赞叹不已,就连一些民间小吃也“俘获”了很多外地人的心。近年来,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宜居宜人……正因为如此,人们感到幸福也是合情合理。

  采访对象中,阿来相比其他人更喜欢这个城市。先前在老家开了一个小店,勉强能糊口,日子安逸。倔强的她,认为自己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于是来到郑州,加盟了一家服装品牌,日子紧张而忙碌。驾车行驶在繁华的街道,听着都市广播,看闪烁的霓虹灯,周末去万达或大卫城购物,或者和朋友去公园散步。大都市的繁华,有品质的生活,更好的就业环境和机遇,让她深深迷恋这座城市。

  老郑二十多年前带着家乡的几位亲戚从潮州来到郑州。“虽然都是‘州’,但是生活习惯、人与人的相处方式却有着典型的南北差异。”老郑说,初来乍到,听河南人的方言都是一个调儿,而且嗓门大,但是河南人的性格直爽、朴实诚信,让他的生意也很快开展起来。现在,孩子在家门口上学,父母与自己住在同一个小区,门口的地铁可以让他准时到达公司。“这种理想的生活圈,源于城市发展,为我的个人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老郑说。

  “城市是个筐,什么都能装。”一个城市,幸福感的组成由很多要素,如收入水平、生活成本、教育、医疗、环境、交通、气候等。

  有哲学家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漫步郑州的大街小巷,从中寻找美味餐厅,尚未被发掘的书店或商店,陌生人的一次举手之劳,路边一角的水果小店,处处充满喜悦与享受,公交、地铁、出租车、共享单车让人们有更多的出行选择,便捷与舒心并存……都市的活力吸引着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

  舒心宜居故事多

  郑州,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每个季节的城市模样都有所不同。春赏花,夏观荷,秋踏叶,冬煮雪,想要的生活,这里都可以找寻。

  曾经,“逃离大都市”成为热点。有人列出大都市的种种不是,一些人随之产生共鸣,“压抑”“苦恼”等成为城市生活的代名词。相比之下,“故乡”“乡愁”成为精神慰藉。

  年前,与几位老友聚会,聊到这个话题时,一位在大学里任教的朋友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乡村”的生活方式都在改变,“一线”“二线”的界线也在发生变化。

  去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出炉,除了北上广深是“老一线”,郑州跃升为“新一线”。

  这意味着,城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日常的“容器”,成为精神寄托的“磁场”,有舒适的生活方式,有安定的发展空间,有期盼的理想未来。

  曾经的一位采访对象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杂志社实习,晚上翻朋友圈,看到他拍摄的图片:两位年轻女孩站在街头等红绿灯,微风吹起了她们的长发,笑靥如花。有人评论“最美街拍”,他则回复“遇见美好”——这就是,生活里最细小的美好。

  一座城市的休闲空间和交通出行方式,是展现人居友好的窗口。

  如今的郑州,街道干净整洁,绿化错落有致,街与街的交会处,社区旁,购物中心门前,都有绿地、花园或小广场,能成为人们身边的休闲场所。地铁、公交、BRT,多层次的交通网络提供公共优先的出行方式,方便快捷。

  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的廖鹏,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年少时就从老家信阳出来闯荡,生活、工作中遇到很多帮助他的人,让他最终决定在这里安居。“我每周出差一次,听起来很辛苦,但是郑州的交通四通八达,几乎都是高铁出行,省内都是当天去,当天回。”廖鹏感慨地说,生活和出行都很方便,日子也是越来越舒心了,周末,开着家里的小汽车“浪漫出游”,因为周边很多地区都免高速费。“这是我的幸福,一个普通上班族的幸福。”

  纵观这座城市,四通八达的地铁和高架桥,漫步街头,越来越多的24小时书店和便利店,宽阔的马路,精致的饭馆,时尚的购物店……城市生活的舒适感,融合出我们的美好生活。

  心安之处,就是故乡。

  精致的生活方式、深厚的历史底蕴、方便的社区网络、多样的民俗小吃,什么会留住你?

  异乡的人觉得生活丰富、便捷,小区的保洁大姐因为工资待遇高,毕业的大学生认为就业机会大……城市繁华与美好生活是一脉贯通的,无论因为哪一种理由而选择留在大都市,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市活力育生机

  当人们在谈论郑州,我们要谈论什么?当然是河南。

  从郑县到郑州,从中部省会城市到中原城市群,再到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发展也是意味着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崛起,同时也体现着河南人奋斗拼搏、敢于争先的时代精神。

  时光是最好的见证者。

  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一时间“都市圈”成为热词。

  2月22日,郑州举办论坛,30多位专家以郑州为蓝本,“大话发展”。

  在一些兄弟城市的眼中,郑州无疑是我省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中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硬核”之一。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日新月异、快马加鞭的郑州,值得被赞赏,也值得被拥抱。

  在郑州东站采访,遇到了从西安来郑州洽谈业务的戚先生。三年前,他乘着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东风”,做起了物流。“郑州物流的‘蛋糕’越来越大,相关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多,我就是受惠人之一。”他高兴地说,随着城市经济的增强,许多城市在人才、物流、科技等方面争抢“C位”,河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奋发向上的努力,相信未来能带动更多像他一样的人来这里创业、贸易。

  厚重的历史,代表过去;无限的生机,孕育未来。

  省社科院有关专家认为,近年来,我省的成绩有目共睹,利用区位、交通、劳动力等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打造产业型知识城市、吸引创新型知识人才,聚集创新科技、实现跨越发展。

  在北京工作的张付琳感触很深。“这些年,老家河南的发展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去年,我带领一队十来人的考察团来郑州,大家对城市面貌、居住环境、交通出行有了真切的体会,纷纷夸赞我的家乡好。”她说,那一单生意,她做成了,因为大家对河南的印象彻底改变了,“城市的‘面子’精致,‘里子’强劲,这是好事,也是我的骄傲。”她高兴地说。

  古训有云,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通往幸福的道路有很多,可以是内捷外联的畅通之城,可以是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也可以是人居友好的美丽之城。

  那句宣传词流传甚广:“心灵故乡,老家河南。”

  老家又开启了新篇章,未来,值得期待。

文章关键词:城市 中原城市群 大卫城 幸福感 一线 故乡 都市圈 乡愁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地评线】紫金e评:善用更多“小巧思”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

    “非常暖心”“为好办法点赞”“安全是硬道理”……不久前,云南昆明交警的一个“小巧思”赢得多方叫好:为防控大型车辆右转时因视线盲区引发事故,当地在具备条件的路口,施划大型车辆“右转弯盲区警示带”,提醒行人注意避让。城市治理需要绣花精神,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 郑州二七广场迎来“世纪大手术” 超千米地下隧道已开工

    原标题:《二七广场迎来“世纪大手术” 超千米地下隧道已开工,距通车还有不到600天》近日记者来到二七广场,在周边看到了施工现场,也看到了之前还存留的部分U形天桥已彻底被拆除,还有部分道路已经封闭。

  • 记者观察丨增量数十亿吨 建筑垃圾如何变废为宝

    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不仅解决了建筑垃圾堆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生产再生建材,用于城市建设,减少城市建设对于采砂、采石的需求。   中建八局二公司项目负责人 周承亮:普通混凝土大约500块钱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大概450块钱每立方米,每立方米差了50块钱。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区域内将开建1万公里轨道交通

    梳理明确三年开工项目计划,建设总规模约6000公里,加快建设一批条件相对成熟的城际和市域(郊)铁路项目。把握好城际铁路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加强市域(郊)铁路的统筹规划和设计建设,实现铁路建设与城市融合和多网融合,科学规划项目建设。

  • 【实践新论】积极探索城市治理的“时代良方”

    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依托党建引领、社会参与、治理重心下移和智慧治理等方式,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作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南开大学中国政府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晓林;

  • 来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看智慧城市长啥样

    届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3日至5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本次展会以“人民的城市——融合生长·合作共享”为主题,集中展示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智慧城市示范应用、科技创新成果等内容,为全球城市和科技进步贡献前沿智慧和解决方案。

  • 北京怀柔正成为科学家期待的诗和远方 “京郊明珠”满目绿色

    不遗余力呵护绿水青山,北京怀柔的蓝天,着实是一微克一微克抠出来的。 近年来,怀柔区以突破怀柔科学城为统领,以生态涵养为底线,加快推动会议休闲、影视文化等功能要素融合发展。

  • 当一座城市有了数字大脑……智慧城市,到底啥样?

    一次绑定车牌和支付方式,全城停车都能通用,进出不再需要扫码支付,开出停车场后自动结算,实现无感支付。贵港市副市长杨绍丽在博览会上介绍,目前贵港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注册在线学校1227所,覆盖4.3万名教师和82万名学生,基本实现基础教育阶段全覆盖。

  • 候鸟恋上入海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位于山东东营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片15.3万公顷土地创下了我国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三个“最”。行至一处湿地,随行的保护区科研中心副主任王安东手指离岸不远的小岛:“那个可不简单,有我们的专利。

  • “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完成造林5.29亿亩

    “十三五”期间,我国全面推进科学绿化,先后出台并实施了《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方案》《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6—2020年)》,以及2016—2018年、2018—2020年营造林三年滚动计划。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