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见证新闻每一天。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
【关注】
信息量很大!这些热点问题,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回应了
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张业遂面对中外记者的提问,回应了这些热点。
●如何应对美国对华政策日趋强硬?
应该看到,中美两国的利益已经深度地交织,我认为一个冲突对抗的中美关系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另外,用冷战的旧思维来处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问题是肯定没有出路的。
我认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因此我们希望双方继续抓紧磋商,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
●制定外商投资法出于什么考虑?
制定外商投资法,就是要创新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取代“外资三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成为新时代我国利用外资的基础性法律。
●“一带一路”让一些国家陷入“债务陷阱”?
“一带一路”坚持的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同时也坚持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不论是项目选择,还是投融资合作,都是参与方共同作出的决策。
中方高度重视债务的可持续问题,在项目合作上不会强加于人,更不会制造什么陷阱。
●中国国防费不断上升会威胁他国?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有限的国防费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
●个人信息保护法今年是否提交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争取早日出台。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无条件为非婚生育孩子上户口
人大代表黄细花近日呼吁,废除歧视非婚生育的政策,保障非婚生孩子的合法权益,包括无条件为其上户口。如今,有较多女性不想或不能结婚,而又希望有孩子,不得不未婚生子。但目前中国限制未婚女性使用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一些地方仍对非婚生育行为征收社会抚养费,这实质是要求生育必须以结婚为前提,即剥夺了非婚者的生育权。
加拿大籍人员康明凯涉嫌犯罪案取得重要进展
有关部门介绍,康明凯自2017年以来,经常持普通护照和商务签证入境,通过中国境内的关系人,窃取、刺探中国敏感信息和情报。迈克尔(Spavor Michael Peter Todd)是康明凯的重要情报关系人,向康明凯提供情报。康的行为涉嫌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和情报,已严重触犯了中国法律。有关部门强调,中国是法治国家,将坚决打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同时,严格依法办案、文明办案,充分保障康明凯及迈克尔的各项合法权利,依法安排领事探视等相关事宜。办案部门将根据案件办理情况,适时启动下一步司法程序。
【国内】
我国今年计划发射8-10颗北斗导航卫星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消息,今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继续高密度全球组网,计划发射8-10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所有MEO(中地球轨道)卫星发射,进一步完善全球系统星座布局,全面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
国家药监局:将胃痛宁片等3种药品转为处方药
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国家药监局近日印发关于胃痛宁片等3种药品转换为处方药并修订药品说明书的公告。公告明确,将胃痛宁片、化痔栓及消栓通络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调出非处方药目录,按处方药管理,同时对上述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
【国际】
普京签署命令暂停履行《中导条约》
俄罗斯总统普京4日签署了暂停履行《中导条约》的命令,该命令于当日生效。据克里姆林宫网站消息,为采取应对美国违反《中导条约》的紧急措施,普京签署了相关命令。
韩美启动“同盟”演习 规模缩小日程减半
韩美于3月4日启动代号为“同盟”的联合指挥所演习。相比之前的“关键决断”演习,此次演习日程减半、规模缩小。韩美日前宣布,从今年起停止代号为“关键决断”和“秃鹫”的联合军演,并用“同盟”联合指挥所演习替代“关键决断”演习。
中国这座“横着建”的摩天大楼,把老外惊到了!
据未来网报道,近日,一些国外媒体惊讶地发现,在中国重庆,世界首座横向摩天大楼快要建成。这座长度超过300米的廊桥形建筑在60层楼的高空将其中四幢摩天大楼连接起来,瞬间把建筑群变成3D的“风帆”。英国《每日邮报》用了整整三行的标题这样形容:“中国建筑工人即将建成耗资27亿英镑的巨型商业建筑群,在1000英尺高的楼顶还盖了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横向摩天大楼’”。
【社会】
广西一高校要求学生背书包上课? 校方:并未强制
近日,一则题为“广西一高校要求学生背书包上课?校方:拿一本书上课感觉吊儿郎当”视频走红网络。有网友质疑该行为属学校强制性要求,实施难度较大。对此,该校发布声明称,并未强制学生佩戴书包,自始至终均为倡导性质、自愿原则。
故宫庆祝600岁生日:《清明上河图》将再次展出
明年,紫禁城将迎来600岁诞辰纪念。故宫博物院4日透露,将推出数十项优质展览,展现六百岁紫禁城的魅力。这些展览将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文华殿、武英殿、东西六宫、神武门等处展出,其中,备受追捧的《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则将于2020年再次与观众见面。
【体育】
西班牙驻华大使馆祝贺武磊首球:振奋人心!为你喝彩
上周六晚间,武磊破门帮助西班牙取胜巴拉多利德,3月4日上午,西班牙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也发来了贺电,庆祝武磊斩获西甲首球——“号外:足球运动员武磊成为第一个在西甲赛场进球的中国人!消息振奋人心,想必大家都已经有所耳闻,让我们向他祝贺,为他和中国喝彩!”
李俊霖破男子800米室内全国纪录
2019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分区赛第四站比赛在陕西西安开赛。当天最大的惊喜来自于男子800米预赛,2018年全国田径锦标赛该项目冠军李俊霖以1分49秒62的成绩,刷新了该项目的室内全国纪录。
【娱乐】
郑晓龙导演谈演员偷税漏税:依法纳税教育应从小孩抓起
4日,郑晓龙表示,演艺圈偷税漏税的原因是:①有些人不愿意交税;②国家税务政策和地方税务政策有重叠或不一致;③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当中没有应依法纳税的教育。他建议,应早早地给予孩子们思想认识,这样当他们有了更多收入时,就有了依法纳税的概念。
【面孔】
【杨杰】中国电信董事长调任中国移动董事长
3月4日,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正式调任中国移动,担任董事长。4日一早,中国电信进行了欢送仪式,欢送杨杰前往隔壁的中国移动办公大楼上任。现年64岁的原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将到龄退休。
【罗亚洲、应献岳、王同孝】踹门灭火救人的三位老人获赠万元奖金:捐了
3月2日,衢州德坪坝小区两位八旬老人家里瓶装液化气失火,二老惊慌失措,爬出窗户在二楼雨棚上呼喊救命。听到呼救,邻居75岁的罗亚洲、88岁的应献岳、74岁的王同孝,第一时间火场逆行,踹门入室,灭火救人,连消防员都称赞他们“智勇双全,指挥得当”。
据《钱江晚报》3月5日报道,有平台计划拿出1万元奖励老人们,而当老人们得知有这笔奖金后,协商的结果是要将奖金捐了,给社区改造基础设施,如果还有剩余的,则捐给起火的孙师傅家。
【凌老、张老】湖南发现两位“慰安妇”幸存者
近日,在湖南岳阳,89岁的凌老和91岁的张老勇敢地站出来,揭开伤疤,说出自己少女时被日军强掳为“慰安妇”的不幸遭遇。截至目前,中国大陆登记在册的在世“慰安妇”幸存者仅剩15人。
【言言】4岁男孩说英语溜得飞起 网友:我还不如一个宝宝
近日,4岁男孩言言教英语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言言一口纯正的英语让人惊讶,不少网友都夸奖“英文比我还好”。言言妈妈说,言言如今可以拼2000个单词,英语学习无需死记硬背,把英语融入进生活,孩子自然而然就能记住。
明天8点见!
2000年10月31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01星,为我国第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责任编辑 李亚琼 杨巧云)
△联播视频丨习近平出席建成暨开通仪式并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去年9月向孙家栋颁授“共和国勋章”。2015年,杨长风接替孙家栋院士担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继续为航天梦奋斗。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点火升空。北斗系统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结晶,一颗颗北斗卫星巡天测地,见证的是中国坚定破解“卡脖子”难题、突破发展瓶颈的志气。
北斗三号卫星团队在发射场合影。2020年7月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自此开启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
题:中国北斗全球梦圆——写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之际 2000年10月31日凌晨,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支撑,智慧港口建设正在稳步推进。7月29日,记者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获悉,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于近日正式入网。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7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在北斗三号系统中,短报文通信的能力显著提升, 信息发送能力从最初一次120个汉字提升到1200个汉字, 广泛用于远洋渔业、抢险救灾、全球搜救等多个领域。
其实,玉兔二号月球车也在这个试验场里接受过测试,只不过当时这里的沙子模拟的是月球表面环境。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 火星车GNC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滕宝毅: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要注意日常的积累。
6月30日14时15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功定点于距离地面约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顺利进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西安中心科技人员正在组织开展北斗三号GEO-3卫星轨道控制任务 吕炳宏 
6月23日上午9时43分许,我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拼搏,勇攀科技高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突破了一批又一批“牵鼻子”“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