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嘱托 实现乡村振兴》系列评论之三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

乡之间有差别,这不奇怪,但是,差距过分悬殊,特别是基础设施如果差距过大,那就值得警醒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他说过,我们的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3月8日在河南团,总书记特意把“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作为一个要点着重强调。

2018年,河南投入166.6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2019年,河南要在所有贫困地区行政村通硬化路,通畅率100%。

河南有大约4.8万个行政村,其中还有不少尚未脱贫,补短板的资金压力很大。钱从哪儿来?这一点,总书记给出了明确思路:创新投入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河南省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平等参与城乡水污染治理、垃圾焚烧发电站等领域建设。

河南的方城、柘城、卢氏等县近几年不断创新投入方式,在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上进行了探索,效果不错。

河南乡村类型众多,需要因地制宜分类规划。有的适合“田园综合体”,有的适合“特色庄园”,有的适合“特色小镇”,既要尊重市场的规律,也要鼓励基层的创新。

信阳市平桥区多年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郝堂村、新集村、陆庙新村等一大批美丽乡村美名远扬,来休闲旅游的人都知道,“热水澡、有wifi”已经是农家客栈的标配了,乡村美了,百姓富了,小日子不比城里差。 

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不是一日之功,要始终对标总书记的要求,做得好的,积极推广,做得还不到位的,加快突破,河南上下有信心有激情,在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中实现乡亲们每一个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