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中华美育视野中的当代美术之思(美育)

2019年03月24日11:37  来源:人民日报

50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文艺事业。3月4日,习近平同志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对近年来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肯定,并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其中,“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指向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华美育传统之核心内涵。此前,习近平同志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就曾讲道:“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在中华美育传统的视野中反思当代美术学科的相关历史渊源、精神寄寓和美育价值等极具现实意义,是当前美术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家国大德润濡个体至善

 美术承载了中华美育大德至善的社会理想。自古及今,美术都是中华美育的重要承担者和传播者,蕴涵了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美德结合的价值观念。

 谈到中国传统美育,人们常会追溯到《礼记·乐记》之“乐与政通”和《诗大序》之“美教化,移风俗”的乐教、诗教思想。在这些思想中,美育具有近德、辅政的功能,并通过诗文、图画等形式共同实现。因此,从上古三代至秦汉魏晋,美术与“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的道德教化紧密相连。

 近代,虽然“美术”概念与相关学科建设均紧随历史进程不断更新,但以美辅德的美育核心观念依然未变。鲁迅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说道:“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上世纪50年代,张葱玉在《古代绘画的厄运与幸运》一文中指出:“人民和一切艺术工作者乃有可能接近并认识祖国艺术的伟大传统,从这些艺术品中得到营养和教育,从而发扬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些论述可知,古今众多大家学者都认为美术能够滋养人心,进而辅翼德化、补益家国正道。

 另外,从古代以壁画、雕塑中的形象和故事来劝善止恶,到近代李叔同、丰子恺等人以护生等题材绘画引人向善,从诸种实例中都可以发觉:家国大德润濡了个体的至善,个体向善又融汇成国家和民族的大德。这其中,美术的功效不容忽视。以记录时代精神、蕴涵正能量的美术创作弘扬中华民族的大德与至善,恰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美育实践之所需。这种凝注道德关怀、家国意识之阳刚大气的艺术风范,既是中华美育传统赋予美术创作的天性,也是抵御和匡正时下某些形式浮华而本质虚空、一味推崇浅薄娱乐而忽视高远追求的艺术创作之利器。

 天地大美交融人文情怀

 中华美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壤巨川之中,自带文化胎记,“天人合一”即是其中之一。美术则能够寄寓中华美育天人合一的宏大情怀。

 钟嵘《诗品序》有言:“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可知中华美育强调艺术之美与天地万物通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开篇在“成教化、助人伦”之后即推衍到“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讲的是美术也具备这般品性和特质。这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大格局、大情怀在古人纳千里江山、四时风物为心底画本的美术创作中,已展现得淋漓尽致。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在《美从何处寻》一文中也讲道:“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这些古今论述都指向同一命题:中华美育天人合一的大情怀,标志着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通融。它需要发现美的眼睛,需要人们培养日常审美能力,而这些,都对美术提出了要求。

 华夏乃美术大邦,在悠久的岁月里积累了大量瑰奇的美术遗存。这些古人创作的美术作品,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风俗观念和文人趣味等交结一体。走近它们,不经意间就会产生逾越千年的心灵共振。因此,到博物馆、美术馆观看经典美术作品,自然是推广美育的重要途径。近代以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呼唤并推动了中国现代博物馆、美术馆建设,百年来伟业兴达。时至今日,在互联网上便可随时欣赏数字化艺术作品。

 欲利用优秀美术作品亲切可感、陶铸性灵的品质,多角度培育公众对美的感受能力,必须先使一部分人学会感知美,才能去传播美。美化了自己,推而化人。

 除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外,让更多青少年走出馆舍,深入体验广阔自然也很重要。有了对清风明月、嘉山秀水的真切感受,必将会增益对美术作品体察的深度和温度。重视健康的身体和鲜活的心灵,将天人合一的宇宙大美和对艺术品的深度感知融为一体,挺拔其间的大情怀将成为公众美育的核心力量。

 知行并重担负文化使命

 美术应担负起中华美育知行并重的实践使命。《荀子》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文化素来讲求知行并重,中华美育导源于此,这一特征随之浸润其身。

 全面、系统地研究美育理论是推进美育工作的必要基础,而进行多层次、多途径的美育实践探索及相关经验总结也是望中所期。以美术为立足点,观察当前的美育实践,有如下几点有待思索的问题。

 其一,在融媒体时代,需要找寻契合现代节奏和年轻人接受习惯的美育途径。比如,尝试更新经典美术作品传播手段,使其与大众审美习惯、思维方式对接,滋育年轻人亲近经典的旨趣和能力。把美好的思想与情感传播给大众,才能在融入当代气息的同时承古开新,承嗣中华传统艺术渊雅精微之美。

 其二,我国公众,包括整个青少年群体,与博物馆、美术馆的常态化亲近程度,还有深化、提升的空间。同时,目前还存在地区、城市之间美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面对这一现实困难,艺术类院校众师生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美育普及工作。目前,部分院校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成立美育实践基地,连续开展美术等艺术专业支教,每年使大量学生受益。

 其三,努力构建一个崇美、知美、弘扬美、实践美的社会环境,让美育突破学院围墙,拓展到整个社会。近年来,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美术馆在硬件上为普及美育提供了一定支撑。但以美术全方位滋养民众身心,营造宽宏的美育空间,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林风眠曾说:“艺术的第一利器,是他的美。艺术的第二种利器,是他的力!”这美与力,也是中华美育传统给予当代美术的一份殷殷希冀。以美术之美化育个体的醇雅人格,以美术之力推动全民族的文化责任。果能至此,自可恒久镌铭这一时代里波澜壮阔的崇闳、刚大之美,当代美术也无愧中华美育传统的泽溉和哺育。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图片设计:蔡华伟 


文章关键词:中华 美育 视野 责编:王江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让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017年底,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夜之间火了起来。新华社发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 中国文化在守正创新中坚定自信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奋斗,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让中华民族迈开自信而坚实的步伐走上复兴之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过程。

  • 美“限制中共党员签证” 外交部: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只会深深伤害美国自身

    在今天(4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对美方限制中国共产党及其亲属签证一事和有关言论向发言人提问。华春莹说,昨天有记者问到我,关于美方要出台新规,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实施签证限制。

  • 税务总局: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税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对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比照上述规定执行。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心理机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团结各族群众,共建共享新时代中国发展成果的关键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表征,其形成是一种文化融合、同化的过程。

  • 离婚冷静期真要来了!有顾虑跟担心的看这里……

    自2021年1月1日起,新调整后的离婚登记程序包括这五个步骤: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登记(发证)。离婚冷静期并没有违背“离婚自由”的原则,他只是为冲动离婚开了一副“后悔药”,而非对婚姻自由增加了一道“枷锁”。

  • 河南多地发布通知,限行!

    (五)违反限行规定的机动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通过视频监控抓拍和民警路检路查依法予以处罚。违反《通告》规定上道路行驶的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通过视频监控抓拍和民警路检路查依法予以处罚。

  • 中国辣条出口160国 日本成辣条最大进口国

    中华美食素来备受世界赞誉,近年来,随着文化、物流等行业地不断发展,中国零食也成为了海外消费者的新欢。根据相关平台数据,2020年下半年辣条出口额同比增长超120%,出口至160国,海外购买辣条最多的国家依次为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

  • [决胜2020]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三河村“短中长”结合走出自己的脱贫路

    (记者刘桢珂)迎着初冬的暖阳,“决胜2020”看四川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凉山,来到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 摄  三河村立足资源禀赋,把旧址、新居和村史馆串联起来,开发彝族文化扶贫主题旅游线路。

  • 波澜壮阔、绚烂多彩的文明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考古工作者十分关心,强调他们“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对他们的成就、付出予以充分肯定,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