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下,中意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根据双方协议,意大利返还796件套中国文物艺术品。
然而这批价值很高文物的“回家”之路却并不那么顺利。从2007年,意大利政府查获一批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到2019年年初,意大利法院最终作出向中方返还796件套文物艺术品的判决,历经10多年的漫长追索。如今,在中意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长期在海外漂泊的796件套中国文物即将开启“回家”的旅程。这次“回家”的796件套文物时间跨度长达5000年,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民国时期,有古朴浑厚的马家窑文化红陶罐、线条流畅的汉代茧形壶,还有独特雅致的宋代黑釉瓷、刻画精细的清末至民国紫砂壶……可以说器物种类多样,保存状况较为完好,总体价值很高。
活动结束后,央视时政记者采访了在现场的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部长阿尔贝托博尼索利、中国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社会文物处处长吴旻,为您讲述这796件套中国文物的“回家”故事。
(央视记者 申勇 史伟 王晓东 秦晓猛)
记者27日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获悉,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江西省金溪县古村古建保护发展专项基金近日成立,致力于解决古村古建保护发展后劲不足、资金整合不够等问题,探索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之路。
最近,中国文物专家将赴法国参与巴黎圣母院修复的新闻成为焦点。人们为之自豪的同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文物专家们已经在柬埔寨、塞尔维亚、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等地参与当地的考古、文物古建修缮和研究项目。
4月10日,北京海关人员在为文物办理核放手续。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4月10日,物流运输人员将通关后的文物装车。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4月10日,在北京海关人员的现场监管下, 文物由航班货舱卸下。
在习近平主席和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下,中意双方代表交换文物返还证书,长期在海外漂泊的796件套中国文物即将“回家”。一条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