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一个重要载体。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切实推动其更好发展,应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具有人力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等特征,其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生力军和新动能。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这些企业汇聚了创新要素,促进了科技创新资源的流动,可有效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近几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较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比如,科技研发方向不准确、科技成果与企业需要衔接不顺畅;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人才流动仍面临一些体制障碍;融资难,融资渠道窄;创业创新创造平台重复雷同、量多质差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如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可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发力:
多措并举力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是更好推动科技研发与企业需要对接,使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常态化,既提升科研方向的准确性,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二是完善和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充分考虑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多方激励相容的格局。明确界定科技成果的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使科技成果开发者有持续稳定的收益预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开发者的转化热情。三是要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积极推行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评估、定价和交易,完善专利资助政策,优化财政资助结构。四是积极搭建科技成果的流通平台。加大力度建设一批专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将科技成果的供给和需求按专业领域建立数据库。
全面提升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包括科技研发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在培育科技研发人才方面,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培养和集聚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要促进科技研发人员的合理流动,消除阻碍人才流动的条条框框,充分保障科研人员的合理权益,同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统筹引资与引智。在培育专业技能人才方面,高等院校要适时进行专业调整,企业也要对专业技能人才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
不断优化融资环境。一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有条件的地区支持创办政策性科技银行,专门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转变经营理念,适度放宽融资条件,允许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贷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制度,更好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健全知识产权价值市场评估机制,鼓励和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二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发挥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股权和债券等融资渠道的作用,扩大金融市场准入,支持建立普惠制金融机制,鼓励大型平台型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切实发挥其在信息搜集、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平台要朝着专业化领域迈进,实施覆盖领域专业化、管理运营专业化,并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平台的营利模式,激发其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鼓励跨区域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进一步开放大学、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的创新平台,共享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培育发展各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发行业关键共性技术。
营造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文化氛围,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用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构建激励相容的容错机制,营造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华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张公嵬)
据河南省科技厅消息,截至2020年8月底,河南省在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入库企业首次突破万家,达到10218家,较去年同期增长57.66%,居全国第四,中西部首位。
21日,科技部发布《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措施》推出了9个方面共18条具体措施,包括启动实施“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行动等。
据科技部网站消息,科技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国家高新区科学防疫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国家高新区企业复工复产。
启动2020年企业研发投入预算申报工作,填报截止时间推迟至2020年4月30日,对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的科技型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对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科研人员,在申报各类科技人才计划中开辟“绿色通道”,给予优先支持。
辽宁省科技厅近日印发《科技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多项措施同时发力增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推动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1年,辽宁省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00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0家、民营瞪羚独角兽企业达到150家,并培育一批引领示范带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民营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