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马兰花开铸英魂】成就惊世界 忠骨埋黄沙:马兰精神铸就“大漠军魂”

2019年04月05日16:22  来源:央视网

5034

央视网消息:今天是清明节,家国清明,慎终追远,缅怀英烈、寄托哀思。

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1996年7月30日中国暂停核试验,在这30多年时间里,先后有十万多各行各业的核试验相关人员奔赴荒凉的大漠深处。

他们有戎马一生的将军,也有刚刚入伍的年轻战士,有海外学成归来的专家,也有刚刚大学毕业的热情学子。为了一个神圣的目标,他们隐姓埋名,默默无闻,有的长期工作扎根在马兰基地,更有一些人长眠在此,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大漠忠魂。

 “盼望已久的军服,今天穿上了身,心里无比高兴,我要永远穿,我要为解放军增光。”(一九六三年九月二十五日摘自《史荫波日记》)

这本日记本的主人叫史荫波,1963年从大连工学院毕业,那一年他26岁,毅然参军入伍来到了马兰。史荫波是马兰基地核爆自动化监评的技术骨干,多次立功受奖。

史荫波学生 战友 张洪平:他很细心,我们搞原子弹,没有现成的东西,他说你们一定要认真,所以他对我们这个要求,他也是自己这样做的。

作为项目带头人,史荫波总想着,能把自己团队负责测试的数据精确些,再精确些。由于积劳成疾,1975年,史荫波患上了慢性疾病。为了不中断自己的工作,史荫波放弃了去医院治疗的机会。

史荫波学生 战友 张洪平:国家多少年就试验这一次,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行吗?一个组就在你负责的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你想想你是什么心情?

记者:什么心情?

史荫波学生 战友 张洪平:死的心都有。

眼看着试验前最关键的日子马上要到了,但史荫波的身体已经虚脱得连走进化爆场的力气都没有了。

史荫波学生 战友 张洪平:如果去不了,背也把我背去,抬也把我抬去。

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战友们借来担架,把他抬到了化爆场。这次的试验成功了,而这也成了史荫波生前最后一次进化爆场,在这之后他再也没能站起来,去世时年仅45岁。

史荫波的妻子 陶克珍:白发人送黑发人,你想多难啊。

史荫波的儿子 史晖:我母亲也哭,我也哭,一个家里面,父亲走了,那是一个大梁。等到我要当兵的时候,我奶奶就反对,我说必须的得去啊,这一代人的精神我们是非常理解的。

像父亲一样,史晖穿上了军装,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敬意和理解。在马兰基地,像史荫波这样普通的核试验人员成千上万,他们干着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在马兰烈士陵园,我们看到了许多无名烈士的墓碑。

原总装备部创作室创作员 彭继超:在戈壁滩上最早的烈士,就当年在马兰说是修路的,到戈壁滩上打红柳条子,打红柳条子之后就失踪在戈壁滩上了,那墓地埋什么,只能给他埋了他的军帽,埋他一套军装,没找到。所以烈士陵园有好多无名的烈士墓。

在这些奉献青春,奉献生命的战士中,不乏有女性的身影。1970年6月30日,基地五四六医院的护士武桂芬,在护送重病号的途中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当时,她奋不顾身的去救同车的重伤战友,却把自己生死放在一边,武桂芬牺牲的时候,留下了两个孩子,一个两岁,一个才仅仅十个月。在武贵芬牺牲后,妹妹武桂琴顶替姐姐也成了一名马兰人。在马兰,有无数像武贵芬姐妹一样把自己的青春和美好年华献身给国防事业的女战士们,她们就是最美的戈壁之花。

原总装备部创作室创作员 彭继超:大戈壁滩走着,你突然发现前面有一朵非常漂亮、耀眼的那种金黄色的小花朵,你走到跟前一看,就是一个野杆,直直那么一朵花,没叶子。这些普通人拼尽全身的力量为祖国开这么一朵花,最后他们连叶子都省略了。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几句口号,这就是马兰人的真实写照。

在马兰长大的孩子们都说,小的时候最好玩的玩具就是戈壁滩上的黄沙,兜里揣得最多的就是沙子里挖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石头。上学放学都是自己去,经常好几天都看不见父母的身影。八十年代初,马兰开始有了自己的电视台,这里的孩子们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水里还能游泳。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在一次大雨后积水的水塘里,也想像电视里看到的一样在水里游泳,却意外溺亡,那年他才12岁。

原总装备部创作室创作员 彭继超:他妈妈哭得已经不会哭了,就在那个孩子门外面念叨,坐到地下念叨,说你想吃饼干,我没给你买,想要什么玩具也没满足。从那以后,过了那年,马兰修了个游泳池,当时的司令说,戈壁滩的孩子也是孩子呀。

从踏上罗布泊这片荒原第一天,到建成这十万平方公里的试验场,数万名中国军人用他们的成就震撼了世界,而他们自己甘愿默默无闻,从不炫耀自己开出的丰硕花朵。

原总装备部创作室创作员 彭继超:马兰精神,实际上它体现的是一种奋斗的精神,一种奉献的精神,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向上的精神。它是需要继承和延续的,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不停地注入和创新,这才是马兰精神的真正意义所在。

这座代表着核试验和和平的纪念碑就坐落在马兰烈士陵园,在这里长眠着400多位有名或者无名的革命烈士,他们中间有的是戎马倥偬的将军,有的是以身殉职的普通官兵,有的是积劳成疾而去世的科技人员,他们都是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而献身的大漠忠魂。今天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为了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

文章关键词:【马兰花开铸英魂】 成就惊世界 忠骨埋黄沙 马兰精神 铸就 “大漠军魂”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