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评论 > 网啰天下 > 正文

“提笔忘字”未尝不是社会发展的代价

2019年04月09日16:50  来源:红网

5034

  近期,据光明网舆情中心观察,有近六成网友称自己出现了提笔忘字的情况,“生疏”“写错”“手机”“电脑”成为网友讨论的高频词。一是发现自己提笔忘字,为此感到担忧。二是认为当下有不少人忽略汉字书写,忽视汉字之美。三是担忧汉字蕴含的传统文化走向没落。四是反思网络时代淹没了手写。(4月9日《光明日报》)

  曾几何时,提笔忘字是很多人感慨青春不再的符号。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恐怕就不能再以记忆衰退来解释,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能力衰减,一定是符合了某种规律。

  “用进废退”的进化学理论,完全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人类所有的技能,都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方能巩固,而一旦不被生活所需要,重复的频次逐渐降低,能力也必将退化。譬如在原始社会,人类的捕猎技能就远比现在要高超得多,甚至百米速度不亚于全国冠军,因为能力缺乏就会被淘汰,更因每天都要用这种能力来果腹。

  同样,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沟通信息已很少再使用手写汉字时,书写能力的退步也是必然。之所以提笔忘字,不仅因为写得少,更因为忘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拼音和语音会告诉人们正确答案,几乎不影响效率。简体字时代来临,繁体字日渐推出;影视时代来临,戏曲逐渐式微;电话和电脑时代来临,书信也慢慢退出人们的生活。无他,当一种新工具的传播与沟通效率成碾压之势时,旧工具必然会被人们遗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有心者还应当调查一下,互联网时代来临后,沟通效率比手写时代提高了多少倍,如果真的可以选择,人们是否愿意回到过去。效率的飞跃当然不全是优点,那些看起来显得低效的表达,也包含着更多的感情、人情味儿和雕琢带来的美感,这些宝贵的东西也会因沟通成本的降低而不再被珍惜。进一步说,如果一个人想要以更加富有文化的方式去表达,这个时代同样提供了各种便利,只是大多数人无心罢了。就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更加追求快餐化的感官享受,能够慢下来读书和学习的人似乎少了,但你能说现在获取知识的门槛比过去更高吗?莫说是提笔忘字,现在连愿意看字的人都少了,年轻人恨不得以快进的方式来追剧,更多人沉溺在短视频的快感中无法自拔,无形中退化的能力又何止忘字那么简单?

  字如其人是一种时代的偏见,更多是因为无法通过更高效的方式了解一个人,而现在有了大数据,对一个人的画像比过去要立体和真实得多。同样,汉字不是文化的全部,忘字也不代表一个人没文化,只是传播方式的变化让这种不再是必需的能力退化而已。若整体而论,现代人接受的信息总量和整体文化水平,比过去高出何止一个数量级。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们难免怀念过去,那些寄托于传统载体的文化内涵,的确需要掌握与传承,譬如在校阶段的学习,就不应实用主义至上。当然也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如果没有客观需要和主观爱好,部分能力的衰退也是大势所趋。就像很多人已听不懂京剧、不再用毛笔,可惜是有些可惜,但大可不必上升到文化衰退的程度,自有热爱他们的人去传承发扬。而当代人热衷的那些——以表情、图片、视频和弹幕、二次元及各种梗来表达感情的方式,不也是一种文化吗?

  文/宋鹏伟


文章关键词:提笔忘字 社会发展 代价 责编:张迪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