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4月17日电 题:淮源“绿变” “碱都”重生——河南桐柏生态发展调查
淮河从位于河南桐柏县的桐柏山下发源,奔流千里,而且在其源头地下还埋藏着世界罕见的大型天然碱矿。
“淮源”与“碱都”两张名片的背后,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激烈矛盾碰撞。近年来,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桐柏县以工农业和文化“绿变”带动淮源“绿变”,探索出一条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的新路。
工业“绿变”带动“碱都”重生
淮源“变绿”,首先要工业“绿变”。上世纪70年代,地质专家在桐柏县发现了我国首个天然碱矿床,就此改变了“淮源”的发展轨迹。随后,桐柏县以“世界四大天然碱矿、桐柏占其二”的资源优势奠定了“中国天然碱都”的地位。
“碱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天然碱矿的发现对我国化学工业意义重大。”跟随父亲的脚步踏入化工产业的马千里,如今是国内最大的天然碱生产企业——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委副书记。
“天然碱在成本上比化学制碱更有优势。”马千里说,这对于保持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中国天然碱都”的光环,因为环境污染,却成为了地方发展的桎梏。“绿色转型”成为唯一选择。历经十数年绿色技术攻关,“中国天然碱都”浴火重生。
如今,在新厂房林立的桐柏县化工产业集聚区内,围绕硝碱化工主业,产业重新布局,向下游延链提质,集聚起“四条生态经济循环链”破解污染“老大难”。
桐柏县化工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李武介绍,通过“四条链”,天然纯碱生产中的废渣形成了建材产业链,废气形成了小苏打产业链,废液形成了工业混碱产业链,连废水都实现了回井循环溶采,“四废”全部吃干榨净。
不久前,世界最大的单体40万吨小苏打生产项目在这里正式投产,“中国天然碱都”一跃转型成为产能超过120万吨的世界最大小苏打生产基地。
农业“绿变”吹响脱贫总攻号角
贫困是淮源生态保护的另一大威胁。长久以来,贫困导致的乱采乱伐,时刻威胁着桐柏生态保护的成果。农业“绿变”成为当务之急。
程湾镇的石头庄、岳沟村、栗子园都在一条山沟里,是远近闻名的制茶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三个村的茶园面积最多时高达4万亩。
当时,郑保勉的父亲在乡里担任茶厂厂长。然而,随着群众的纷纷外出,茶园日渐荒芜。
2013年,桐柏县将茶叶确立为全县特色扶贫产业,这让郑保勉的种茶制茶手艺有了用武之地。“2011年成立茶叶合作社时,茶园不通路、不通电,一个人扛着锄头坚持。”郑保勉说,到了2016年,茶园规模不断扩大,荒山更绿,合作社的年产值也达到了500多万元。
农业“绿变”焕发生机。许多能人看到了返乡创业的希望。丹峰茶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廷旺2013年返乡创办茶厂,带动农民种茶。2018年,公司覆盖红、黑、绿三种茶叶产品,年产值超过6000万元,累计出口茶叶超过300吨。
桐柏县委书记莫中厚说,目前,桐柏县已确定了“茶、虾、艾、菌”四大特色扶贫产业,其中仅“小龙虾养殖”一项就帮助2705户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文化“绿变”引领淮源新风
工农“绿变”,也带动“绿色文化”成为淮源的新风。在桐柏县城西北角,2018年9月,一座占地近500亩的淮渎公园跨过淮河,与对岸的临淮公园融为一体,成为县城居民休闲散步的首选之地。
而在3年前,这里还聚集着100多户村民,生活排污成为穿城淮河段的重负。2015年,桐柏县筹集数千万元拆迁村庄改建淮渎公园。城关镇党委书记鲁成豪说:“数千万元解决生活排污问题,政府拿出的是保护环境的决心和魄力。”
在政府带动下,民间保护淮源的志愿者队伍也在发展壮大。志愿从事淮源保护的桐柏县第三高中教师潘中华,2009年发起成立了环保志愿者协会。10年多时间里,潘中华的志愿者队伍发展到了200多人,淮源生态也有了新变化。“河道修整一新,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河里的野鸭随处可见。”
据统计,在文化“绿变”的引领下,近年来,桐柏县拒绝了60多个高污染项目入驻,建成国家和省级生态镇16个、省市两级生态村208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1.7%。
五年前,“郑州-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架起横贯中欧的货运“空中丝绸之路”。”…… 一场由家长、教师、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封家书”家庭教育情景剧会演日前在河南省范县举行,一封封情真意切、催人泪下的家书,让现场观众感动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