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青年”之90后滩头年画传承人钟星琳:传承非遗有其道【3】
人民网长沙4月28日电 (万丽君)春节已过,年味渐远,90后的滩头年画传承人钟星琳却闲不下来。刚推出的年画主题文创产品销售一空,手工作坊内,前来进行年画研学体验的学生们也络绎不绝。
百姓日用即道。文创产品将年画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年画主题深度研学游则为更多人掀开了年画的古老面纱……打破滩头年画单一的“年画”功能,钟星琳让滩头年画真正“活”了起来。突破节庆时间的限制,传承悠久的年画,正焕发新的光彩。
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
滩头木版年画作为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一张滩头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做出来的年画无虫蛀,遇水不褪色,
出生在滩头年画世家的钟星琳,自小就沉浸在年画的世界里长大,二十多年的非遗熏陶早已让她熟练掌握年画的各项操作,爷爷钟海仙、奶奶高腊梅是滩头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父亲钟建桐也被确认为滩头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但是,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对农耕文明的强烈冲击,滩头木版年画的市场急剧萎缩,传统艺人们纷纷改行,原有技艺概已荒废,老一辈的刻版高手相继逝去,滩头年画的品种减少,销售也举步维艰。
看着年画传承走入困境,从小与爷爷奶奶学习年画制作的钟星琳急在心里。近几年作为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让她在悲痛之余,更是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和责任。2017年,钟星琳辞去在媒体的工作,在社会各界地见证下向父亲钟建桐行拜师之礼,正式专一做非遗的传承。
“长辈们用毕生心力去保护这项技艺,我不想到我这一辈就这么消失了。”钟星琳说,在儿时的经历里,做年画、贴年画是不可或缺的美好回忆,“希望能守住年画,留住这一份年味。”
新生代传承非遗有其道
“父亲那一辈的手艺人,用匠心来坚守。而我们新生代的传承人,在学习手艺的同时,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非遗‘活’起来。” 对于滩头年画的传承发展,钟星琳有着自己的想法,“只有真正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年画才有生存的土壤。”
为了用更加专业的知识来传承年画,钟星琳苦练年画制作技艺,同时也积极学习营销知识,培养市场眼光。2017年,在钟星琳的推动下,滩头高腊梅年画传习所在长沙雨花区非遗馆设立,向更多人展示这门古老的技艺。
如何吸引年轻人?她设立了微信公众号、开设淘宝店铺、参与电视节目,拍摄抖音小视频,通过多种途径,让公众更加了解滩头年画。“想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从了解到接受,最后喜欢上我们的年画。”钟星琳说。
为了让滩头年画更具有活力,钟星琳设计了以年画为主题的灯笼、红包、对联、福字等,让滩头年画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同时,她还开发了滩头年画研学旅游路线,让游客们能够深入参与体验年画的制作。
在钟星琳的努力下,滩头年画逐渐打开了市场。现在,滩头年画的研学课程被列为学生课外实践项目,定期有游客、学生前来研学。仅去年一年,传习所就已接待上万人,年画主题的文创产品销售额过百万元。
(万丽君)春节已过,年味渐远,90后的滩头年画传承人钟星琳却闲不下来。为了让滩头年画更具有活力,钟星琳设计了以年画为主题的灯笼、红包、对联、福字等,让滩头年画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