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端网页广告条1000*60
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大漠小城的别样青春——记内地青年学子扎根新疆且末教书育人

2019年05月05日15:57  来源:新华网

5034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5日电题:大漠小城的别样青春——记内地青年学子扎根新疆且末教书育人

  新华社记者黎大东、何军、周晔、段敏夫

  新疆且末县,地处乌鲁木齐以南1200多公里的沙漠边缘。县城南靠阿尔金山,其余三面被塔克拉玛干沙漠环抱,在两大“无人区”的合围下,俨然一座“孤岛”。

  内地大学毕业生侯朝茹来这里教书将满19个年头。那张当年来时途中合影的黑白照片中,曾经的短发少女,早已成了妻子,当了母亲。与她同行的另外14名保定学院的同学,也都在这个离家乡万里之遥的地方安了家。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2000年以来,共有650多名像侯朝茹一样的内地大学毕业生,到且末县任教并留下来。这些人用青春给小城带来活力和希望,帮助一批又一批各族孩子走出沙漠,同时他们也在这里体现自己的价值,收获甜蜜的爱情,完成了儿时的梦想。

  为梦想远行

  2000年春天,因一批教师流失和小升初学生急剧增加,且末县第二中学遭遇最困难的时期。校长段军在征得教育局同意后,紧急赴内地招聘老师。“那个时候,且末每年有将近200天的沙尘天气,当地人开玩笑‘一天一人吃一块砖’。”临行前,段军对这次招聘不乐观。

  结果让他喜出望外。听到西部急缺教师,仅河北保定学院就有上百名学生报名,原计划7至8名教师的名额,后来翻了一倍。

  去西部教书,是侯朝茹儿时的理想。她回忆,大学即将毕业时,正值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许多青年都有响应号召去西部的想法。

  经过笔试、面试,保定学院有15名毕业生最终胜出,侯朝茹就是其中一个。她高兴了好几天,瞒着家里人签了就业协议。一个月后,父亲得知女儿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就坚决反对,母亲连气带心疼大哭了一场。

  2000年8月15日,在保定火车站,15个身穿白色T恤的青年整装待发,当中包括3名河北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原先持反对态度的家人赶来送行,嘴里的埋怨变成了叮嘱。远行之前,保定学院毕业生苏普的母亲因病去世。办完丧事后,他看着孤零零的父亲不忍抛下。老人哑着嗓子说:“去!签了协议,要履行诺言。”那个夏天,原本活泼的小伙子,缠着黑纱、带着悲痛和愧疚离开了家乡。

  没出过远门的一行人,到且末花了5天4夜,火车转汽车,越走越荒凉。大家一开始还对沙漠充满好奇。但不久后的沙尘暴,让他们见识到了可怕。体育老师王建超印象尤其深刻。一天正在室外上体育课,天毫无征兆地昏暗下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她瞬间呆住了。风沙如一堵墙席卷而来,能见度不足2米。那一天,宿舍到处是呛人的沙土,她用湿毛巾捂着嘴巴睡觉。后来王建超才知道,为什么且末一场风能“刮走”几个老师。

  时间到了2019年。20岁出头的四川小伙刘亚洲常听学校年长的同事讲起以前的艰辛,但已难有切身的感受。“从江西新余学院毕业到这里,坐飞机用了5个多小时,教书半年来也就遇到过一次沙尘暴。”对于这个戴着眼镜有点微胖的文艺青年来说,2018年9月来新疆工作并不是一时冲动。“我一直很向往《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人生,想来西部走一走。”

  选择来新疆当教师后,刘亚洲的人生路越发清晰,笃定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坚定了要写一本书的想法,一本关于他与新疆的书。他说:“外面的繁华我已经看过了,更想在这里体验别样的人生。”

  青春路上,有爱相伴

  青春,总伴有甜蜜的爱情,即便再遥远的地方也不例外。且末这座孤僻的小城,因一批批青年教师的到来,多了不少动人的爱情故事。

  2007年是周正国从河北阜平县来且末的第七个年头,也是这一年,他等到了生活的另一半。来且末教书后周正国很少考虑个人问题,一是因为刚刚工作手头并不宽裕,谈恋爱不能让女孩太委屈;二来还是想找个老家的女孩,这样即使自己常年不在父母身边,两家人之间也能有人照应。

  那年暑假周正国回乡探亲,经亲戚介绍知道了同为老师的刘庆霞,因为临近假期结束,他们没时间见面,就互留了电话号码。

  回到且末后,周正国主动发了短信,对方也很快回复了,虽然话不多,但彼此之间暖心地叮嘱,让平淡的生活多了份牵挂。

  短信渐渐被电话取代,第一次通话周正国因为紧张不知所云,刘庆霞却从中听出了他的忠厚老实。相距千里的两个人,谈起了“手机恋爱”。

  谈教学,聊新疆……身处河北的刘庆霞虽没来过新疆,却早已在周正国的口中爱上了这里。有时,周正国也会“吓唬”她,绘声绘色地描述新疆飞沙走石、不见天日的黑沙暴。刘庆霞却说:“有你在,我怕什么!”

  次年暑假,约好了相见。两个从未见过面的人相约在老家车站见面,他们没有在茫茫人海错过,只是一眼就认出了彼此。“你是周正国吧?” 耳畔响起熟悉的声音,眼前这个推着自行车的姑娘就是他奔波千里要找的人。

  再次回新疆,周正国是跟刘庆霞一起的,两人并肩坐在火车上,憧憬着未来。

  同是来自河北的王建超和王伟江,在大学时就是一对情侣。他俩幽默地比喻,远赴新疆且末教书的过程,像是一场“私奔”。原本就不同意女儿离家太远工作的王建超父母,将女儿的离开都怪罪到了王伟江头上。结婚的头几年,老人始终不肯接受这个女婿。孩子出生后,老人才慢慢地接受了王伟江。

  现在,王伟江夫妇已经儿女双全,孩子们都已是地道的新疆人。王建超也常跟孩子们讲述父母来新疆的初衷,也希望他们以后能像胡杨和红柳一样,即使被黄沙包围也要扎深根脉,坚强挺立。

  把青春留在沙漠,是为了让这里的孩子走出沙漠

  不少老师扎根在且末,也有一些人选择离开,回到家乡或者去了条件更好的地方。侯朝茹留下来的决心,是因一位班主任老师的离去变得更加坚定。

  那位老师准备瞒着自己的学生离开,但学生们却不知怎么得到了消息。在车站,班里的学生为老师送行。有一个学生哭着问侯朝茹:“是不是有一天您也会走?”她没有犹豫地回答:“不,老师不会走,会一直教你们。”

  19年来,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她也没想过离开。丈夫庞胜利与侯朝茹同年进疆。孝顺的他每每捧起父亲的第一封来信,眼眶都会忍不住泛红。为了让愧疚的儿子宽心,老人在信中写道:“你以后不要提‘不孝’二字,你这是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现在不是号召全国人民去那里开发吗,你是祖国的排头兵,是好样的。”

  “一辈子留在沙漠,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出沙漠。”这是许多留疆教师扎根在这里的原因,也是他们的人生理想。河北省优秀毕业生李桂芝,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几家重点中学的工作机会,只身来到偏远的西部教书。到了且末,她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教学中,第一个学期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就从平均50多分提高到80多分,在学校引起轰动。

  已是且末县第二中学骨干教师、历史学科带头人的侯朝茹,多次在州级、县级历史学科授课比赛中获奖,屡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她有一个维吾尔族学生,叫努尔曼古丽。小姑娘出生在一个多子女家庭,家里姐妹六人,父亲身体残疾,母亲重病在身,一家人靠低保生活。

  2010年初,努尔曼古丽的父亲因病去世。侯朝茹连夜赶到她的家里,鼓励开导她做生活的强者,做妈妈的帮手、妹妹的榜样。此后,侯朝茹对努尔曼古丽格外关心,经常请到家中吃饭、辅导作业。在侯朝茹的关照下,这名内向的学生慢慢变得开朗,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最终,努尔曼古丽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

  从小向往远方的侯朝茹并不曾想过,会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留在一座偏远的沙漠小城。现在回望,她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我拥有了一段有意义的青春,平凡的人生因而也多了一点不平凡。”

  近20年间,成百上千的内地大学毕业生千里迢迢来到且末县教书。其中650多人留了下来,将青春永远地定位在沙漠边缘、昆仑山脚下。在人口仅3万的且末县城,他们是最受尊敬的人。

  青年学子投身且末教育事业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且末县委书记徐凯说,从内地来的留疆教师,现在占全县在岗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师资短缺问题得到解决。“在且末,我们感受到了被渴望、被需要、被尊重。”李桂芝说,学校一开始就把留疆老师们安排到重要岗位,还提供了最好的生活条件。

  今年3月,即将毕业的32名保定学院学生追寻师哥师姐的足迹来到且末,开始为期4个月的实习支教活动。“他们当中会有人在这里扎根!”侯朝茹肯定地说。

文章关键词:侯朝茹 小升初 教书育人 内地青年 小城 周正国 青年教师 青年学子 青春时光 大漠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映象网自宣

推荐视频

i新闻

映象直播广告位300*250

新闻推荐

PC端网页广告条628*60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