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记者蹲点手记:于无声处听惊雷

2019年05月09日09:54  来源:新华网

5034

  新华社成都5月8日电 题:记者蹲点手记:于无声处听惊雷

  新华社记者任硌、李华梁、袁波

  人常道,于无声处听惊雷。对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的科研人员来说,这惊雷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北大漠那团腾空而起的蘑菇云。而记者近日在此蹲点采访,更感到这孕育惊雷的无声力量。

  中物院是国家计划单列的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经历过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开始从北京迁往青海22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九〇二”地区,1990年开始向四川绵阳搬迁。

  从绵阳市区到市郊的中物院,还有20分钟左右的车程,途中必须经过跨越涪江的大桥,这桥好似一道对声音的“屏障”,桥这头熙熙攘攘,一旦过了桥,四周空气便突然变得莫名安静。

  安静,这是记者对于中物院所在地的第一印象。

  除了早晚高峰,其他时间里这片区域的道路上都显得没什么“人气”,尤其是晚上9点以后,路上更是汽车都少见,“夜生活”在这里成了一个伪命题。

  从这里再往北走,中物院搬迁到绵阳之前的那些“老点”则更是已经人迹罕至。

  中物院某研究所的原址就是其中之一,即使到现在,从绵阳市区到那仍需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下了高速还要走很长一段乡道,更何况从前。

  不论是昔日的“老点”,还是现在的涪江之畔,都曾经或正汇聚着我国从事核武器装备建设和科技发展的“最强大脑”。除了自然环境的“无声”,这些科研人员还要面临另外一种工作中的“无声”。

  由于保密需要,对于自己的工作内容,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保持沉默,甚至有时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不能发表论文,成果无法被外界所知。与此同时,保密措施也事无巨细,非常严格。比如,进入办公场所前,手机必须入柜寄存。在5G技术都已经问世的当下,这让科研人员处于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声声“惊雷”不断炸响。昔日的原子弹、氢弹等自不待言,时至今日,某研究所的康彬研究员带领团队解决多项难题,打破国外大尺寸中红外晶体制备技术垄断;某研究所某研究室主任孙光爱研究员负责的中子散射科研平台成为我国首个正式运行的综合性中子科学平台,入选“2013-2015年度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某研究所张庆华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多种新型高能量密度炸药……

  某研究所的何雨副研究员直言:“如果你要享受生活,讲究财富的积累,那么这里不适合你,但如果你想搞科研,想给国家做点事,那这里是你的不二之选,个人与国家,彼此需要,互相温暖。”

  在目前中物院的所在地,有一个“春雷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名为“春雷”的雕塑,是一个抽象化了的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的场景。正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铸起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

  “核武器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办法把物质最深层次的能量释放出来,在中物院的工作也一样,每个小的个体都要做到极致,才能最终达到最大的效果。”一位科研人员说。

  个人与国家,武器与和平,微小与巨大……一对对看似南辕北辙的概念,在这里交织汇聚,一代代中物院人前赴后继,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

文章关键词:惊雷 中物 于无声处听惊雷 老点 科研人员 春雷 核武器 蹲点 人气 夜生活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一夜间家门前的桥被调了个包!“基建狂魔”现身了

    该工程为国内首次双线铁路曲线段换梁施工,需要将受损梁体整跨移出后,移入总重达460吨的整跨T梁及桥梁附属 4月21日凌晨3时40分第一辆试验车车辆顺利通过冯家庄2号中桥标志着此次换梁施工任务的圆满完成 

  • 复工复产,行动诠释劳模精神

    连日来,全国各地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序推进各类企业复工复产。2月26日,时针已经指向21时5分,一辆架着高音喇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轿车,行驶在前往贵州遵义市汇川区木杨村的崎岖山路上。用创新成果助力职工复工的还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唐山供电公司职工李征。

  • 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综述

    题: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综述 得知“大包干”带头人当选“最美奋斗者”,严金昌很欣慰:“小岗村一天一个变化,正是敢想敢试的一代代小岗人不懈奋斗的结果。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