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科技助力 海水稻测试面积近两万亩

2019年05月10日16:2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034

  将盐碱地变为良田,一直是人们的梦想。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研发团队在我国多地试验种植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为我国大面积盐碱地筛选优势海水稻品种。今年,海水稻种植测试面积将从1万亩扩大至近2万亩,科技创新为我国粮食安全拓展出了新领域。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袁隆平院士率领的科研团队正在对新的耐盐碱水稻进行播种。

  央视记者 张春玲:这是一块典型的盐碱地。2年多以前,我所在的这个地块儿全部都是这样的盐碱荒地,但是经过一系列科学的改造,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去年亩产达到260公斤的农田。现在春耕已经开始了,科研人员们又在做着新的试验。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 常务副主任 张国栋:今年播种的仍然是400个小材料,在这里进行对比测试。种植面积或者测试面积去年是400亩,今年要达到1000亩。今年我们希望所有这些品种目标都是(亩产)300公斤以上,希望能出现一两个达到400公斤甚至500公斤的品种。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形象化的称呼。是指能够在盐碱地及滩涂上存活生长并能达到一定产量的一类特殊水稻。从2012年开始,袁隆平院士团队就从最核心的选育工作下手,建立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库,利用杂交水稻技术等多技术手段,筛选了一批具有较高耐盐碱特性的水稻种植品系。实验阶段性状表现良好的海水稻品种,究竟能不能经得起检验,今年将迎来关键之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袁隆平:你要水稻产量高,要四良配套,良种良法良田良态。主要是品种,品种最经济最有效,它只要改变种子,它的成本最低。

  青岛海水稻研究基地的灌溉用水含盐量为0.6%,为了提高产量,研发团队在土壤改造、水肥循环、自动化控制等方面也进行了重点研发攻关。

  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团队成员 张霞:这一层管网大约在地下的1.2到1.8米左右,有了这层管网之后,当盐分跟着水往上走的时候,它会被这层管网直接给吸收走,就会使我们的耕作层不会再有这种次生盐碱化的问题产生了。

  我国海水稻培育从1986年开始,相关科研人员做了大量基础工作。2016年开始,袁隆平院士带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科研人员,在单位产量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并在新疆、山东、浙江、黑龙江、陕西等全国五大类型盐碱地区域进行综合改良测试,总示范面积已经近万亩。在耕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将盐碱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新途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 主任 袁隆平:我们国家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基本上是不毛之地。其中有水源的、可以种上水稻的有一亿多亩。我们计划花八年的时间,全国的盐碱地种上一亿亩的海水稻,每亩按最低的产量300公斤,一亿亩每年可以增产粮食300亿公斤,多养活八千万到一亿人口。

文章关键词:水稻种质 水稻品种 1986年 水稻种植 水稻产量 奋斗 综合改良 袁隆平院士 助力 性状表现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像卢永根院士那样一心向党、爱国为民

    他出生在香港,后来扎根内地,兴农报国,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论文抒写在广袤大地上。卢永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是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榜样。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