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第26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科学补碘益智,健康扶贫利民”。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全国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查结果为下一步科学、精准补碘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国缺碘现象仍然存在
一般来说,把水碘值按顺序排列后,居于中间位置的数为中位数,如果观察值有偶数个,则取最中间的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以此来代表一个地区的水碘含量。
报告显示,我国总体的水碘中位数为3.4μg/L,小于10μg/L,且所有省份的水碘中位数都在10μg/L以下。以县为单位进行统计,85.1%的县水碘中位数小于10μg/L,83.6%的乡水碘中位数小于10μg/L。上述事实表明,我国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较低,大部分地区缺碘现象普遍存在,只有通过补碘才能提高我国居民的碘营养水平。
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如果将甲状腺比作一个工厂,那么它生产的产品就是甲状腺激素,而产品所需要的原料就是碘。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预防控制所碘缺乏病研究室李小烽主任表示,生活环境长期缺碘会导致人体碘摄入不足,从而引发碘缺乏病。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以智力障碍及体格发育低下为主要特征的克汀病、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主要发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方性。
据了解,我省于1995年开始实施现代工业化的全省居民食盐加碘工作,逐步实行对全省居民供应食用碘盐。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河南省儿童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率稳定在5%以下,反映居民碘营养状况的尿碘水平趋于合理,24年来未发现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病人。我省的碘缺乏病已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消除阶段。
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缺碘地区,全省饮用水水碘含量为9.2μg/L,总体属于缺碘状况。也有部分地区(行政村)饮水碘含量较高(大于100μg/L),属于水源性高碘地区。缺碘地区需要持续食用合格碘盐,高碘地区居民应食用无碘食盐,以保证健康。
这样做预防碘缺乏病最可行
按照国家《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及《河南省“十三五”地方病防治规划》(简称规划)要求,我省所有县(市、区)要在2020年底实现消除碘缺乏病。
2018年,河南省开展了碘缺乏病规划中期考评。考评结果表明: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偏低,不同地区居民碘营养水平不平衡。
据李小烽主任介绍,河南省规定,加碘食盐中碘含量(以碘元素计)在21mg/kg~39mg/kg范围内的被称为合格碘盐。建议大家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合格碘盐。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误认为,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碘含量较高,食用海产品就无需再食用碘盐;甲状腺癌高发与吃碘盐有关……为此,李小烽主任进行了回应。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碘推荐摄入量,1~10岁儿童平均每日碘摄入量为90微克,普通成年人平均每日碘摄入量为120微克,而孕妇平均每日碘摄入量为230微克。李主任表示,尽管居民的餐桌上有一些富碘食物,但是,是否仍需摄入加碘盐与富碘食物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有关。如果成年人平均每天从食物及饮用水中摄入的碘按40微克计,5岁儿童从食物本身及饮用水中摄入的碘按30微克计,其他所需的碘则要来自碘盐。
至于补碘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的说法,也是不科学的。李小烽主任解释道,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医学技术发展迅猛,过去的仪器或许只能发现1厘米大小的肿瘤,而随着现代超声仪器敏感性的增强、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可以发现2毫米甚至更小的肿瘤。二是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增加了筛查频度,提高了检出率。
建议高碘地区居民选择未加碘食盐
与缺碘地区对应的是高碘地区,调查显示,我省的高碘地区主要分布在商丘、濮阳、开封、新乡和周口等市,占全省总人口的15%左右。水碘在100μg/L以上且甲肿率>5%的地区为“高碘病区”。
李小烽主任建议,卫生部门要通过动态调查,根据饮水水源、饮水碘含量及人群碘营养水平情况,适时公布不同地区饮用水碘含量,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原则,调整高碘地区范围,盐业部门则需要统一安排供应无碘食盐供居民食用,而处在高碘病区的居民,除了食用未加碘食盐外,还需要当地的相关部门落实改水工程,通过打井改水等一系列措施来降低该地区的水碘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