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张白色大熊猫照片!最近,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的这张白色大熊猫照片显示,一只毛发和爪子均为白色、眼睛为红色的大熊猫,正在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里行走。这是保护区内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台野外红外触发相机,4月中旬摄录到的。
专家分析,这只熊猫是一只白化个体,从体型判断为亚成体或青年熊猫,年龄在1—2岁左右。
有网友表示:“确认过眼神,这是一只作息规律、不玩手机不熬夜的大熊猫。”
大熊猫没有“黑眼圈”是因为不熬夜?当然,这只是网友们开个玩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晟研究员介绍,“白化”现象在脊椎动物各类群中广泛存在,但均较为罕见,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动物体内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从而在外部形态上呈白色、黄白色或浅黄色。通常对动物的活动、繁殖均没有明显影响。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的全球首张白色大熊猫照片。
很多人关心,深山老林里还藏着多少大熊猫的秘密,怎样呵护好这些珍贵的“国宝”?蓝蓝天工作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卧龙保护区内最新调查数据显示,野生大熊猫在140—150只之间
我国从1974年至今,共进行了四次大熊猫调查。第四次调查到2014年底完成,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栖息地面积均有一成以上的增长。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介绍,四次调查采用的都是垂直路线调查法,调查人员会在熊猫栖息地选择一定海拔高度,按照事先布设的线路走,通过沿途发现和收集熊猫活动痕迹、粪便等的数据,结合已掌握的大熊猫活动巢域,最终计算出熊猫的数量。
这种方法靠谱吗?张和民表示,即便是人口普查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精确,但从大趋势上来看还是比较准的。全国性的调查基本是每十年一次,区域性的调查间隔时间则没那么长。最新的卧龙保护区内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这一区域野生大熊猫在140—150只之间,与之前的垂直路线调查法所得数据基本一致。
“近几年随着科技发展,我们开始用DNA检测技术作为辅助,即通过提取大熊猫在野外的粪便中所含的细胞DNA,来鉴别熊猫性别、数量、所属种群等。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已经在小范围内应用了这一技术,但受条件限制,大规模推广为时尚早。” 张和民说。
有“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两大途径,正开展大熊猫野化放归
专家告诉蓝蓝天工作室记者,大熊猫保护主要有两大途径:“异地保护”和“就地保护”。
异地保护,就是把大熊猫圈养起来进行人工保护,这是在当初熊猫数量稀少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对保护种群、帮助繁衍意义重大,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科研、教育、对外交流的需要。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大熊猫圈养种群已达548只。
但人工圈养是保护的辅助手段,而非目的。保护大熊猫的重中之重,始终是就地保护,即保护熊猫栖息地,从而保护野生种群和生物多样性。
随着人工圈养数量增加、保护地面积扩大,我国启动了大熊猫野化放归工作,让一些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回到野生环境。
根据最新调查结果,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1864只野生大熊猫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其中22个局域种群数量太少,有灭绝风险,大熊猫保护形势严峻。
张和民指出,有些种群熊猫数量太少,只有几只、十几只,且呈岛屿状分布,近亲繁殖很常见。如果不通过放归进行干预,这些种群可能会渐渐消失。
野化放归,不是直接让大熊猫毫无准备地走向野外,而是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培训。相比雄性,雌性大熊猫更容易融入野外种群,因此放归选择的基本都是身体状况良好的雌性熊猫。经过培训,它们具备了逃避天敌、选择栖息地等基本野外生存能力。培训过程以人工干预为辅,熊猫妈妈“母兽带仔”为主,工作人员给熊猫妈妈喂食时要穿上熊猫服装,有利于熊猫幼崽在统一的认知和环境下成长。放归的时间点也有讲究,2岁左右野放是比较好的时间段。
最近几年,大熊猫野外放归的成活率很高。目前在小相岭栗子坪保护区已放归的9只大熊猫里存活了7只,成活率高达73%,而且还实现了地区间的迁移。
“大自然才是大熊猫真正的家,做好野外保护,才是真正为它们好。”张和民说,我国成功实施了大熊猫保护繁育计划,将多只人工繁育的大熊猫个体放归野外,“野放”的大熊猫为补充野外种群发挥重要作用。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资料照片)。
国家公园保护体制初步建立,把栖息地还给大熊猫
我国大熊猫保护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局域种群面临生存风险、栖息地破碎化、种群交流状况有待改善等。其中,栖息地破碎化是威胁大熊猫生存的主要因素。第四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大熊猫栖息地内存在的大型干扰包括水电站319个,道路总里程1339公里,高压输电线268.7公里。
如何改变现有局面,进一步加强保护?国家公园保护机制备受瞩目。去年10月2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揭牌,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统一管理机构。根据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涉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12个市(州)、29个县(市、区),总面积27134平方公里,其中大熊猫栖息地面积18150平方公里,分布有野生大熊猫1614只,分别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的70.66%和86.59%。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唐小平表示,国家公园能更有效地加强对野生大熊猫的保护。
首先是增加了保护面积,保护覆盖范围比以前所有的保护地加起来还要多。保护的区域更大,就更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范围原有各类自然保护地80个,约占规划面积的75%,其中约一半是自然保护区。
其次,增加了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不再按行政区域、部门分块管理,而是强调统一管理,把有些关键的生态廊道也纳入了国家公园范围,有效解决了栖息地碎片化的问题。
另外,国家公园增强了保护强度,目前已经叫停了国家公园内的工业、矿产开发,将逐步搬迁、清退。
“保护物种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护栖息地,建设国家公园,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把栖息地还给大熊猫。国际上保护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也从物种管理转向了生态系统管理。有了栖息地,物种自然而然就会正常繁衍。”唐小平说。
张和民表示,保护大熊猫,实际上保护的是以其为代表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不是单一的物种保护。国家公园可以改善此前保护的不足之处,提升保护水平。(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赵贝佳)
判决:被告人佃某某犯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5000元;退缴的人民币13700元非法所得款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判决:被告人犯非法狩猎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犯非法猎捕、杀害国家珍贵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