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人民快评:“谁破坏,谁修复”自此有法可依

2019年06月06日16:4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503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首次将“修复生态环境”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责任方式,不仅正当其时,而且是一次新型的环境责任创新。

  有生态损害,就应有生态赔偿。以前,遇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往往以罚款为主;而后,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还要进行刑事处罚、倒查行政责任。换言之,以往对生态损害所使用的惩处方式,一般是民事的、行政的或刑事的。这的确起到了一定威慑作用,但是“一罚了之”“一判了之”“一撤了之”,虽然进行了责任追究,最终却无法根治环境之殇。可以说,依法进行生态赔偿,除了“罚”“判”“撤”之外,还要在“修”“治”上想办法。

  从这个意义上说,将“修复生态环境”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责任方式,是一种有时代价值的司法实践。其实,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关注生态修复责任,再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将生态修复规定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承担方式,生态修复责任逐渐从理念走向实践。如今,从司法层面上为生态修复“保驾护航”,“谁污染,谁治理”不再仅仅是用“钱”治,更在于当事者要承担起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的责任,对能修复的要修复并赔偿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对不能修复的要赔偿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

  生态修复责任,是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最佳方式。依法保护生态、依法治理环境的目的,从来不是重罚重判。如果说这只是一种手段的话,那么借此明确生态修复责任并切实采取行动恢复生态原貌,才是司法护航的本意所在。毕竟,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价值,应该让更多人享受到“绿色福祉”,因此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走向生态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让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生态化”而不是“金钱化”。正如有专家指出,这是“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责任承担方式的创新”。

  保护生态环境,最根本的靠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的确,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完善制度建设与深化制度创新。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绿色发展重在建章立制,逐步使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而真正让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关键在于执行,靠的是真抓严管。应该说,以此次《规定》施行为契机,通过驰而不息的制度建设,有利于构建起覆盖生态环境保护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制度体系,最终绘就出青山绿水、诗意栖居的美丽画卷。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修复环境就是涵养生产力。正如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文口号一样,“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从理念到实践,从共识到制度,从保护到修复,生态环保之路任重而道远,每个人都是行动者。

文章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 生态修复 快评 规定 生态环境功能 生态损害 责任方式 资产管理体制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赔偿制度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积极保障优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要求。需要看到的是,我们更好实现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目标,要采取多方面务实管用的保障举措,优化相应的公共经济领域的责权利配置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曾贤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绿色发展的方向。曾贤刚:一是通过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 美丽中国建设 五年再上台阶(经济新方位·新发展理念·绿色)

    ——划红线,拉清单,筑牢生态屏障,夯实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4台航天粉煤加压气化炉是核心设备,通过这里,煤经过气化进入下一步工艺流程,最终变为甲醇,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 野生动物保护法、生物安全法、长江保护法提出了这些变化

    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 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制度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昨天(13日)提交审议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此次提交审议的修订草案强化了公共卫生安全与生态安全并重的理念。

  • 去年河南因“三散”污染问责452人次 其中县处级干部36人次

    2019年11月25日至12月31日,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委9个“三散”污染治理专项督察组分两批对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开展了“三散”污染治理专项督察。

  • 长江全流域司法协作模式初步形成

    (记者徐隽)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据介绍,最高法自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以来,已经连续4年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年度白皮书,但就专项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发布白皮书,还是第一次。

  • 吴楠: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力量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还要通过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局面。

  •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可持续发展的“深圳样本”

    40年来,深圳始终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到规划布局、环境营造、产业集聚等方面,持续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监管方面,深圳在市级层面设立“环保警察”,建立健全“两法衔接”机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惩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 写在世界屋脊上的“中国奇迹”

    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70多亿元,全线47座隧道绝大多数贯通。西藏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边境小康村建设。

  • 检察公益诉讼遇上民法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民法典与检察工作

    2016年3月16日,徐州市检察院书面申请变更诉讼请求,请求法院判令造纸厂以专家咨询意见所确定的26万余元为基准的三倍至五倍承担赔偿责任。2016年4月11日,该案作为检察机关第一起开庭审理的公益诉讼案件正式开庭,最终,法院认可检察机关提出的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判决被告承担四倍的赔偿责任。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