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拔河,大家并不陌生,但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押加,押加其实是一种趴着拔河的体育项目,就是两名比赛者分别趴在场地两端,二人的脖子上套上同一根长绸布,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拉爬,拉过指定区域者即为胜出。押加在藏族地区最为流行,因此也叫做“藏式拔河”,藏语名为“浪波聂孜”,意为大象的脖子。
藏族人民因为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将大象视为吉祥之物,崇拜大象的力量,加之这项运动拉爬的动作形如大象,因此这项特殊的拔河运动也叫做“大象拔河”。
藏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押加比赛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来源于牛拉犁时奋力向前的劳作过程。据说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在攻打达惹、罗宗国后返回途中,发现上千头的牦牛,便采取这样的拔河方式对其进行分配。他下令百姓每人能拉多少就得多少,从而使许多贫苦百姓有了生计。为了纪念格萨尔王,草原上兴起了这项体育活动。
在藏族聚居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有两个藏族小伙同时喜欢上了一个藏族姑娘,两个小伙子互不相让,姑娘也不知如何选择,于是聪明的藏族姑娘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两个藏族小伙子进行押加比赛,谁赢了就嫁给谁,经过一番较量之后,胜出的小伙子迎娶了这位美丽的姑娘。
现在的藏族地区,押加比赛的开展仍然很普遍,节假日时各地都会进行押加比赛。农闲时,在牧场或田间,人们把背带或腰带连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练习或进行比赛。因为押加比赛的规则、设备较为简单,较好实现,加之又没有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使得这项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项易于开展的民族体育项目。
场地及器材
比赛应在平整硬质地面上进行。
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9米,宽2米。场地的丈量从界限的内沿量起。
界线:
比赛场地应有明显的标线,两条长边为运动员比赛限制线。各线宽均为5厘米,场地四周至少2米以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中线:
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画一条与边线垂直的线为中线。
决胜线:
距中线两侧各1.2米处,各画一条与中线平行的线为决胜线。
带子:
长6.5米,用红色绸缎(幅宽1.2~1.6米)制成。带子两端呈圆环形,圆环周长为1.0~1.10米。带子中间系一条可移动的、并有适当重量的坠条,作为判定胜负的标志。
护垫:
为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2厘米的海绵,以软布包裹后,固定在带子两端圆环处的受力处,用于保护脖颈。
标志带:
用于鉴别双方运动员的比赛绸带,标志带为两种不同颜色。
12月7日拍摄的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大红沟镇的梯田雪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姜爱平 摄) 12月7日拍摄的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大红沟镇的梯田雪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姜爱平 摄) 12月7日拍摄的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大红沟镇的梯田雪景(无人机照片)。
美国新闻网站NextShark报道,来自中国四川的藏族男孩丁真短短几天就收获了200万粉丝,至少6亿次浏览量。”日本ANN电视台报道:“上个月,丁真的视频点燃社交平台,他家乡的机票预订增加了两成,形成社会现象。
丁真用藏语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红的,“但出了名很高兴,很高兴可以做很多关于家乡的宣传工作”。对于未来,他说首先要学习,做好每件事,还想继续骑马拿冠军。+视频
这是10月30日拍摄的翡翠湖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玉和 摄 这是10月30日拍摄的翡翠湖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玉和 摄 这是10月30日拍摄的翡翠湖景色(无人机照片)。
秋高气爽,雪山连绵,高亢嘹亮、深情款款的《康定情歌》在被誉为“情歌城”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康定市的高原峡谷中回荡。与此同时,四川省内86个省直部门(单位)定点扶贫涉藏地区32个贫困县,实现每个贫困县都有1个以上省直部门(单位)、3所高校、1所以上医院、1至3户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帮扶。
国庆假期,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稻城亚丁、丹巴美人谷和低海拔冰川海螺沟等景区,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不少游客自驾前去旅游,昨天(3日),甘孜州多个景区迎来了客流高峰。为加强管理,景区严格执行实名制入园流程,并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场所和设施,强化局部防控和卫生管理。
成为全村致富带头人
“村村寨寨哟,都通了路哟,家家户户噻,富裕了哟……”大渡河边,康定市姑咱镇若吉村鱼通山歌传承人徐万忠站在村口,放声歌唱,歌声里满是对幸福生活的由衷赞美。甘孜是四川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3年底,贫困村1360个、贫困人口22028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3.17%,18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
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藏族乡科上村,索南卓玛在热梦科巴艺术团艺术中心练习舞蹈基本功。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高原上绽放的光芒——来自青海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故事 羊群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发电园区内吃草(2019年6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