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普通的电焊工人,大家一定想不到,神舟八号飞船的发射也有我的心血。2011年10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上级电话,要求我马上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处理发射塔架的问题。现场负责人告诉我,塔架翻板突然开裂,如不及时抢修,神舟八号飞船将无法正常发射。此时距离飞船发射的窗口期只剩下十几天。
我立即爬到70多米高的塔架上,仔细检查开裂的翻板。为了抢时间,那几天我每天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三天后,当我走下塔架的那一刻,看到无数赞许的眼神,想要笑的时候才发现,脸已经冻僵了。
发射那天,我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随着飞船圆满升空,我内心的兴奋感和荣誉感难以言表。
当年19岁的我第一次拿起送丝机和焊枪的时候,只觉得这套工具太沉了,有四五十斤。可是,再看身边的老师傅们,他们拎起焊枪工作的时候却很自如。
于是我就悄悄地问师傅,要想成为他这样的高级工匠得多长时间?师傅看了看我,说:“小伙子,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好焊工是焊条烧出来的,你就好好烧吧。”从此,在单位,一有空我就拿起焊枪,在废钢板上练习焊接技巧,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几乎每天眼睛都是红的,飞溅的火星钻进衣服里,前胸后背、脖子手臂烫起了一个个水泡。
三年后,当我把焊缝焊成笔直的鱼鳞纹时,心里别提有多美——这时我才发现,焊缝原来还可以成为精美的艺术品。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研发生产的一个产品中有一个部件,原工艺材料消耗严重,成本居高不下。我们工作室主动请缨,经过钻研探索,另辟蹊径创造了一套新的焊接工艺法,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大家特别自豪,高兴地说,我们焊出了自己的精彩!
在航天、航母、核电、高铁等领域,一代一代的焊接人不断创造着一项又一项奇迹。未来,我们要继续通过手中的焊枪、通过一根根焊丝,让我们国家的工业蒸蒸日上。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演讲稿摘登,作者为山西省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电焊工人)
姜涛是中国航天科工十院的一名特级技师,30多年来,他传承三线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潜心钻研焊接技术,先后参与我国“长征”系列火箭零部件焊接等国家级工程。
2015年夏,焊接成形制造中心承担了载人飞船的舱体焊接任务,近95%的焊缝都要手工完成,焊缝局部的缺陷难以避免,只能后续手工补焊。查阅新型材料合成元素,请教专业人士,进行大量实验对比,摸索试件焊接参数……这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性格里有股倔劲的王中美,最初的想法是要把电焊做出个样子,再来改行。2016年中铁科工集团为早已成为集团首席电焊工的王中美成立了创新工作室,承担起27项材质实验和焊接攻关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