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务院食安办指导,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分论坛——“科技创新助力食品安全”6月23日上午举办。
图为论坛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凡/摄
中国经济网总裁王旭东表示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网为什么会对食品安全这么投入?因为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从食品产业作为世界各国的第一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又是最重要的经济问题。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一再强调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共产党人的“初心”来看,食品安全还是个覆盖人群最广泛的政治问题。关注中国经济,不能不关注中国的食品产业;守护中国经济安全,不能不守护中国人的食品安全。
图为中国经济网总裁王旭东致辞。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凡/摄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女士表示,实际上食品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三减:减油、降糖、减盐。它既是机遇,更是一个很难过去的门槛。像减糖的问题,糖的替代物现在并没有找到,最科学的替代并没有找到,它尚不完美;而减盐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中国人多少年形成的口味,还有盐在食品工业中防腐的问题,这也需要破解;减油之后它需要从工艺到装备的很大创新,像方便面,油炸和非油炸之间,从原料到工艺到装备它都需要很大的变革。所以健康行动的推动,要科学、稳妥、有节奏。营养政策的推出需要广泛的听取行业的意见,要符合中国的国情。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发言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李怀林先生表示,食品安全把好“三个关”,原料关、加工储藏运输关,再就是最后的餐饮过程。我们发现好多的食品出问题,安全问题都在这三个环节,最根本的就是要控制好源头,就是原料,简单的来说种植业、养殖业,还有水产品,这三个环节是我们未来食品安全的根本,也是科学关注的重点源头。
图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李怀林发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凡/摄
英国可持续创新实验室总监郑一青表示,只有健康的环境才有健康的食品,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将会对全世界下一拨人类文明起到重要作用。未来中国在全世界食品安全中扮演一个极重要的角色,对全世界有非常重大的影响。食品环境安全的综合利用,是将来中国对全世界可以做的一个重大贡献。
图为英国可持续创新实验室总监郑一青。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凡/摄
旺旺集团品质中心副总处长余惠民先生表示,科技的创新重点在于如何透过大家的经验跟技术去做到风险预防,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去做到防范。而且任何从事食品制造业的良心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从良心出发,因为企业做出来的食品是给大家吃的。
图为旺旺集团品质中心副总处长余惠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凡/摄
河南省汤阴县食安办主任、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付国表示,现在食品安全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比如食品安全监管的量大、点多、面广,监管的对象非常繁多,另外涉及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比较复杂,还有三小监管,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店,这些监管的难题,包括农产品质量监管环境源头问题。另外就是从业基层,特别是乡村偏远结合部,食品安全从业人员的素质,包括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以及社会诚信体系构建,我觉得还是任重道远。基层的治理水平、治理能力,包括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的执法素养、业务水平都需要不断的提高。
图为河南省汤阴县食安办主任、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付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凡/摄
我查查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监刘敏表示,近年来,国家在食品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上,确实是花了真工夫和花了很多心血,成效也非常显著。比如,通过手机APP系统不仅提高了抽检员的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出错率。刘敏还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希望监管部门能在农村多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加大监管力度。
图为我查查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监刘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凡/摄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莉表示,科技是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但是现在科技支撑的能力没有完全被发挥出来。科技应该使人类生活变得更美好,使消费者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希望能够在将来看到科技温情的一面。
图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凡/摄
北京便利蜂连锁商业有限公司高级总监、便利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席程缅女士举了生产环节科技赋能的例子:通过二维码的技术,在鲜食产品的包装上直接由二维码代替了条码,我们把这个二维码通过科技赋能,印在鲜食产品的包装上,如果有超过保质期的鲜食产品,二维码一扫就会自动被拦截,这样就彻底不会把超期的产品售给消费者食用。
图为北京便利蜂连锁商业有限公司高级总监、便利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席程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凡/摄
2018-2019年度食品安全创新技术(项目)发布
由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2018-2019年度食品安全创新技术(项目)”评选在昨日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科技分论坛中发布。
经专家组对提交的食品安全创新技术和示范项目有关资料进行审核和评定,包括雀巢食品安全研究院的“基于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的食品掺假鉴别研究”、江苏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全过程闭环管控技术”、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光明五星冷链质量管理系统”在内的14个技术和项目获评。
图为2018-2019年度食品安全创新技术(项目)发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凡/摄
来源: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他以我国目前的自加热技术为例,自加热食品采用的化学自发热包,多为铝水型,这种发热包在发热时,会产生微量的氢气。如果在密闭环境下,众人同时食用大量自加热食品,或者自加热食品包装盒上面的通气孔被堵塞时,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上的“流言1”就和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摄入的饮用水有关,说是“喝‘千滚水’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还指出,食品安全与健康类流言制造门槛低,又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受众广泛,建议传播平台加强管理。
原价150元的进口儿童牛奶,30元一箱;市场上70元一袋的日本麦片,50元买两袋;欧洲进口红酒5折出售……近日,在一些电商平台和超市,部分进口食品因为临近保质期,被卖出了“白菜价”。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食品安全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食物本身,而是与整个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再加工等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司稽查专员陈谞指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广受关注,监管愈发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