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不朽传奇! “天宫二号”即将迎来谢幕时刻!

2019年07月18日10:25  来源:央视新闻

5034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试验,计划于7月19日择机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将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入轨,设计在轨寿命2年,截至目前,已在轨飞行超1000天。

  入驻太空两年 天宫二号“很忙”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备份目标飞行器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由实验舱和资源舱组成。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长10.4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太阳帆板展开后翼展宽度约18.4米,起飞重量约8.6吨,具有与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重要功能。

不朽传奇!  “天宫二号”即将迎来谢幕时刻!

  天宫二号入驻太空之日起,就开启忙碌的工作模式:“牵手”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还“接待”了天舟一号“快递小哥”,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可以说,天宫二号不仅忙得有成效,还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发展的重要使命。

不朽传奇!  “天宫二号”即将迎来谢幕时刻!

  "火眼金睛"识地球 观海看地探大气

  为“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定制的高性能航天“数码相机”,安装在天宫二号对地观测面的“肚子”上,能够实现跟随天宫二号的飞行角度变化从多个方位对地成像。

不朽传奇!  “天宫二号”即将迎来谢幕时刻!

  它具有信噪比高的特点,地面分辨率达到100米,所看到的地表景物细节更加精细。这些新型的探测图像将可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大气探测、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海洋灾害预防、航海安全保障等多种领域。

  从种子到种子 空间植物全程培养

  随着载人航天的发展,如何在太空中培育植物,是人类长期在太空生活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天宫二号上,搭载有一个温度适宜、光照可控的迷你培养箱。以往的太空植物培养实验周期都不超过20天,只能展开幼苗阶段的实验,而这次是我国首次在空间完成“从种子到种子”全过程的空间植物培养实验。

不朽传奇!  “天宫二号”即将迎来谢幕时刻!

  如果说天宫一号是空间实验室的“入门级”实验飞行器,天宫二号则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型空间实验室,旨在解决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具备开展各种工作和试验的条件。

  中国正式迈进“空间站时代”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制定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一是航天员上天;二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实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三是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 视频:三步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时代

  2011年9月29日,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冲天而起,将天宫一号精准发射入轨。随后,天宫一号相继迎来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完成航天器组合体控制与管理、航天员在轨驻留保障等一系列技术试验验证,获得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和应用成果。2018年4月2日,它完成使命,入落南太平洋中部区域。

不朽传奇!  “天宫二号”即将迎来谢幕时刻!

  如今,随着天宫二号任务的结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空间站工程也将全面展开,中国也由此正式迈进“空间站时代”。

  新闻多看点

  NEWS MORE

  中国空间站——“天宫”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其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Ⅰ和梦天实验舱Ⅱ,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

  △视频:中国空间站基本情况

  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由神舟载人飞船提供乘员运输,由天舟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空间站设计寿命10年,可根据需要,通过维护维修进一步延长寿命。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期间短期可达6人。

不朽传奇!  “天宫二号”即将迎来谢幕时刻!

  天和舱用于空间站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以及航天员生活,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问天舱、梦天舱与天和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神舟飞船、天舟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

不朽传奇!  “天宫二号”即将迎来谢幕时刻!

  △核心舱“天和”

  同时,空间站规划了密封舱内的空间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光学舱,支持在轨实施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

不朽传奇!  “天宫二号”即将迎来谢幕时刻!

  △密封舱内的空间实验柜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未来空间站任务中,中国载人航天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设备研制、空间应用、航天员培养、联合飞行和航天医学等多个方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成果。为推动世界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向太空延伸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关键词:天宫 空间实验室 天舟 太阳帆板 交会对接 空间生命科学 空间应用 航天员 太空 舱段 责编:安文靖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他们,在奋斗中筑就“最美”(上)

    多年来,她先后无偿组织1306人前往广东省务工,其中贫困户家庭人员521人,累计帮助贫困群众创收112万元,帮助27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增收、实现脱贫。新华社发(吴凡 摄)  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干部刘双燕也是一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标兵”。

  • 逐梦九天 纵横苍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纪实

    随着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中国载人航天阔步迈入“空间站时代”。1986年3月份,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4位科学家在《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列入了载人航天的研究,这个高技术发展计划后来被称为“863计划”。

  • 大科学工程品牌保护不能慢半拍

    近年,一款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命名的“天眼”牌香烟上市。“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问世,曾是科学界引以为傲的重大成果,“天眼”也成为天文领域里的一个专有名词。

  • 联播+丨这个梦想 习近平倡导要不懈追求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联播+》特推出六张大海报,与您一起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共同激发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 战“疫”风采录 | 第一书记:战“疫”处处争“第一”

    _  在乡村基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基层需要时,他们永远“第一时间”出现,抗击疫情支援乡村,他们又毫无犹豫,争做为基层奉献的“第一人”。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