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豫事 > 正文

【奋进新时代 出彩河南人】“赤脚医生”杜文先山村行医43年 守护村民健康

2019年07月23日15:55  来源:国搜河南

5034

  核心提示:“赤脚医生”杜文先,在王家辿行政村行医至今已43年。走过的路、看过的病人已记不清了,她见证着这个小山村的变迁,见证着社会的发展。

  “杜医生服务态度好,谁有个病随叫随到,不论刮风下雨都出诊,真中。”70岁的村民王堆金说。杜医生即杜文先,是王家辿行政村的村医,上世纪70年代从医学院毕业后开始在村里当村医,作为赤脚医生在这里行医至今已43年。7月16日,走进王家辿,走近“赤脚医生”杜文先——山区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守护者。

  王家辿位于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是一个太行深处洹水河畔的古老村落。今年59岁的杜文先16岁行医至今,走过的路、看过的病人已记不清了,她见证着这个小山村的变迁,见证着社会的发展。

  王家辿村附近有5个自然村,覆盖在大山深处方圆20多公里范围内,这些都是杜文先的出诊范围。80年代交通不便,作为周边村落唯一的村医,她常常翻山越岭上门看诊,在崎岖的山路间往返。半夜出诊也是常有的事,“夜间行走山路危险,但人生病难受等着你了哪能顾那么多。”16里地,走路2个多小时到,给病人看完诊再两个多小时回来,有时候遇到病人病情不稳定,当天还回不来。做村医以来,杜文先行医看病跑遍了周边的村落,以双脚丈量着山村每一寸土地。

  如今,村里的路通了,交通便利。王家辿在2013年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财政部联合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作为国家第一批传统村落,近年来王家辿发展起了旅游业,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参观游玩,村民的收入增加,幸福指数也随之上升,走出去更方便了,村民也更愿意到医疗设施完备的大医院就诊,来找杜文先看病的人少了,杜文先也无需再徒步翻山越岭行医了,“以前大病小病、远的近的都有我的病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村民有个头疼脑热、小感冒、高血压的来找我看看拿点药,村子里人少了,年轻人都出去了,我得继续留在这照顾留下来的老人。”

  杜文先是村里唯一的村医,坚守在小山村里守护着村民的健康,除了日常就诊外,杜文先每两个月到建档贫困户家中巡防,测量血压血糖、心脏、肺部等健康事项。同时,组织村里65岁及以上村民每年参加卫生院下乡的体检活动,通过心电图、肝功能、尿液、B超等多项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升村民的健康意识。

  “她服务到位,我一感冒或者需要测量血压就找杜医生,有病看病,现在过得好生活。”史喜莲今年81周岁,是村子里的贫困户,生活尚能自理,“我还有二、三分地,现在身体还行,我都下地干活种点吃的,家里的香椿每年能卖二三千块钱,我每个月还有高龄补贴和养老保险,去年‘光伏扶贫’发了一千多,够我花了,儿女在外面上班也不用担心我,我不想出去,在这生活了一辈子,生活越来越好。”

  体检表、巡查表、门诊消毒记录、肿瘤登记表、医疗废物登记表……杜文先的桌上摆放着日常工作的记录本,一大沓,内容详尽,数据清晰,这是她长年累月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千千万万个基层村医的代表。凭着四十多年的奉献与坚守,2018年杜文先被评为年度“鹤壁好人”,她是大山里的守护者,守护着山区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健康。(郑佩敏)

文章关键词:杜文先 赤脚医生 村医 行医 病人 村民 看病 出诊 留守老人 贫困户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