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5日消息(记者王晶)让残疾人习得一技之长是推进残障人士快速融入社会的关键途径。国务院新闻办于今天(25日)发表的《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介绍,我国以建立劳动福利型残疾人事业为目标,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拓展就业渠道、完善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就业权利的实现。截至2018年,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到948.4万人。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白皮书提到,近十年来,我国残疾人就业总体规模与结构趋于稳定,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每年保持在30万人以上。2018年,城乡持证残疾人新增就业36.7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1.8万人,农村新增就业24.9万人。
白皮书介绍,各地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公共服务范围,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城乡残疾人免费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为残疾人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帮助。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2811家,工作人员3.4万人。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适合残疾人特点的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组织各类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
据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介绍,2011年以来,我国扶持近1300万残疾人发展生产,其中676万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各地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5490个,安置88.1万残疾人就业,扶持带动176.9万户残疾人家庭增加收入。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我国“十三五”残疾人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残疾人数逐年减少,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逐步完善,残疾人就业帮扶迈出坚实步伐......一张张助残脱贫成绩单显示我国8500万残疾人正在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目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倒计时,广大残疾人必将最终战胜贫困,步入全面小康,与全国人民一道开启新生活的起点。
入冬以来,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巴音塔拉镇哈登胡舒嘎查牧民哈斯木日根每日早出晚归,忙着为明年种植草原黑蘑菇准备营养基料。从贫困残疾人到脱贫致富带头人,哈斯木日根敢想、敢做,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劲头,闯出了一条种植草原黑蘑菇的致富路。
就业是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融入社会,从根本上改善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为了帮助残疾人多渠道就业,中国残联联合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印发了《关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意见》,明确了20多项促进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脱贫解困的扶持政策。
记者了解到,近日,中国残联会同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稳定残疾人就业和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近日,人社部会同中国残联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十堰市开展“送岗位进乡村”“人岗对接”“进村入户”为主题的现场招聘会,为贫困残疾人提供岗位信息,促进就业。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为帮助湖北省务工人员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就业,山东省已提供了2515个就业岗位。
彭阳县红河镇友联村党支部书记 薛炳宏:我们村上就给建档立卡户资金扶持,发展养殖,养鸡养牛。目前,安吉县智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平均收入均保持在浙江省最低工资标准水平以上,通过“残疾人之家”使386名精神、智力残疾人脱贫。
今天(17日)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助残脱贫,决胜小康。各地将会集中开展系列专项活动,积极支持贫困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居家灵活就业和依托电商等新业态就业创业,助力贫困残疾人就业脱贫。
今天(17日)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助残脱贫,决胜小康。各地将会集中开展系列专项活动,积极支持贫困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居家灵活就业和依托电商等新业态就业创业,助力贫困残疾人就业脱贫。
目前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2811家,850多家国家级和省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达到948.4万人,全国贫困残疾人人数由281万人减少到169.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