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评论 > 豫事说事 > 正文

“36尾中华鲟意外死亡”凸显权力的冷漠

2019年08月05日15:53  来源:映象网

5034

  36尾珍贵的中华鲟在养殖基地意外死亡,当地在建工地被指称为直接“肇事”方。然而,在质疑声中,一次次批示、约谈和通知,甚至赶赴湖北荆州的工作专班,没能救得了36条珍贵的子一代中华鲟的命。(8月4日《工人日报》)

  中华鲟为我国长江特有珍稀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国宝”,有着“水中大熊猫”的美誉。野生中华鲟通过人工繁育的亲生子——中华鲟子一代大部分栖身荆州,本是荆州的骄傲,当地当竭尽全力予以保护,使其健康茁壮成长,不受到任何的伤害。

  然而,荆州却成了36条珍贵的子一代中华鲟的坟场,而“凶手”却是当地的政府建设项目施工。其中芈月桥项目工地与中华鲟养殖基地的最大养殖池距离不足5米,仅一墙之隔。湖北省水产局组织专家组对死因作出鉴定,称与施工造成的震动、噪声、水源变化等有直接关系。

  出乎意料的是,在子一代中华鲟出现死亡之后,尽管原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去函措辞严厉;原湖北省农业厅组织各方磋商甚至约谈荆州市文旅区相关负责人,原湖北省农业厅负责人到荆州市传达省政府领导批示意见,督请荆州市政府协调处理;湖北省水产局致函荆州市政府,要求荆州市文旅区迅速暂停施工,但面对曝光和调查,当地工地施工照旧,并再次发生中华鲟陆续死亡现象。

  不难看出,36尾中华鲟意外死亡,与其未得到当地应有保护有直接的关系。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更名成为荆州文旅区后,当地加快旅游开发建设步伐,包括“凤凰大道”、“芈月桥”、“庙湖环境整治”等一批项目陆续上马开工。当地政府建设项目从规划之初,就“遗忘”了这批中华鲟的存在。在中华鲟保种与政府项目建设发生冲突时,当地把天平偏向了后者,忽略了对中华鲟的保护责任,在中华鲟保护上不作为,在政府项目建设上乱作为,凸显权力的冷漠。

  “36尾中华鲟意外死亡”事件,反映出在荆州当地一些领导干部的意识里,生态环境保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发展”较之于“要环保”更为迫切,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看作“势不两立”。中华鲟死亡没有给荆州当地太大触动,背后原因,本质仍然是当地政府领导干部“发展观”的偏差,对于“经济和环保”间关系缺乏统筹协调的智慧。

  “36尾中华鲟意外死亡”事件发生后,湖北省严肃查处了15名不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其中厅级干部2人、县处级干部7人。多名领导干部受到处分,警示领导干部在环境保护上态度冷漠,保护不力终将要付出代价,提醒领导干部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真正把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落到实处。(向秋)


文章关键词:中华鲟意外死亡 权力的冷漠 责编:张迪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