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科技日报记者 李艳
位于川滇地区的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以下简称实验场)是集科学研究、基础观测、成果应用和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的实验场所。最近,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一年来,实验场建设进展顺利,已在实验场新增观测站360个,并积累了一批观测数据。
资料图
6月17日发生的四川长宁地震中,实验场充分利用已形成的科技能力和科技条件支撑应急会商;发挥创新和国际合作平台作用,组织开展主震震源机制研究;公开主震的地震波形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目的。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新近建设的、被全世界地震科学家们寄予厚望的实验场,从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酝酿。地震科学家们认为,它凝聚着几代中国地震人的夙愿、希望和智慧。
实验场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滇西实验场是当时全球六个地震预报实验场之一,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曾在我国地震科学的国际交流中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寄托着老一代地震学家的理想。
2019年,我国建设实验场的消息一出,地震人纷纷积极响应。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陈颙,听说实验场即将启动科学设计,第一时间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滇西实验场实物和文献资料,并主动要求讲一讲实验场的历史。
著名地球动力学家、中科院院士石耀霖也对实验场建设提出多条建议,并专门做了汇报文案,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为实验场科学设计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意见。
实验场的科学设计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时,有一位老专家来信书面提交了他的意见,他就是我国著名区域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李廷栋。李廷栋年逾耄耋,仍关心着实验场建设。他一笔一画、逐字逐句地对实验场科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工作人员表示,他的字迹工整而俊秀,让人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对我国地震事业的热爱,以及对实验场建设工作的支持。
这样的故事在实验场科学设计的过程中不胜枚举。工作人员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实验场科学设计凝结着1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来自北京大学等21家高校、科研院所30多位专家的智慧。据统计,关于科学问题和科学认识提出的问题就达到347条,予以落实的达265条;完成了内容和文字规范性、合理性方面的6次集中修改;从启动科学设计编写起,累计修改条目超过1000条。最终,提出实验场科学设计聚焦地震科技原始创新,突出大陆型地震研究和“从地震破裂过程到工程结构响应”全链条设计理念,瞄准了世界科技前沿方向,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地震研究最新进展,描绘了我国地震科学研究未来十年的战略行动。
实验场科学设计一经问世,便在地震学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实验场承载着地震人的梦想。实验场也成为我国地震科技国际合作的一座新桥梁。
去年的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我国宣布在川滇地区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并广泛欢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研究合作。郑国光表示,建设地震科学实验场,能够集野外观测和室内研究于一体,系统开展科学研究,是地震科学发展面临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