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双胞胎姐妹在新安县街头摆地摊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吉小平文图
8月15日,洛阳市新安县县城,一家小小的凉皮店外骄阳似火,店内风扇难退暑气,豆大的汗珠顺着小姑娘王梦格的脸颊不停地滚落;而此刻,在500米远的街道外,王梦格的双胞胎姐姐王梦晓,也在集市上摆着摊儿。18岁的姐妹俩,今年双双考上了一本,虽然这是件大喜事,但是她们却没有精力去庆祝,因为姐妹俩要和身体状况欠佳的父母,一起为下个月开学时的大学学费而努力。
家境:书桌是母亲捡来的旧板凳
“小时候,我给她俩各准备一个捡来的高板凳,她们就趴在上面学习!”双胞胎姐妹的母亲邓荣巧已经58岁,这些年来她做着保洁这样的零工,补贴家用;两姐妹的父亲、64岁的王志广在十多年前还是一家煤矿的工人,随后也和妻子一样加入了打零工的队伍。在新安县石寺镇义煤集团家属院,四口人生活的宿舍只有20平米大,母女三人合睡在一张大床上。父亲的小床头是做饭的灶台,卫生间已经改成了储藏室。
今年高考姐姐王梦晓以540分考上郑州轻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妹妹王梦格以558分的成绩,考上了河南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姐妹俩都被一本录取。但两个孩子加起来1万元的学费,愁坏了一家人。
“我一个月摆小摊、打零工顶多能挣1000多块,她们的妈妈在医院做保洁一个月也是1000多的工资。”两姐妹的父亲王志广为了给孩子筹学费,想报名去新疆摘棉花,但是最终劳务公司以他年龄太大并且身体状况不佳为由,拒绝了他的打工请求。
姐妹俩高中上学时,母亲邓荣巧天天给孩子们送饭,学校附近的凉皮店老板,为了不让俩孩子蹲着吃饭,特意在店里为她们让出位置,方便双胞胎姐妹吃母亲送来的一日三餐。老板同意姐妹俩在店里打工。妹妹王梦格今年暑期在这里一天有40元的收入。
今年暑期姐姐王梦晓与父亲一起,在街头摆地摊,卖些手工辣条、塑料盆子和拖把等杂货。8月15日当天,天气太热,集市上人流很少,他们的辣条还有不少没卖完。“晚上十字街人也不少,我去那里卖,争取把辣条卖完。”
节俭:从未买过新衣服
母亲邓荣巧整理着两姐妹的衣服,随手拿起一件对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说,这是孩子表姐送给妹妹王梦格的衣服。这些年来,亲戚都知道他们家困难,因此常常把旧衣服接济给姐妹俩。
初高中上学几年,母亲邓荣巧在校外租了房子住。邓荣巧告诉记者,她们租的房子只有8平米大小,每月租金60元钱。当时母女三人一个月的伙食费,加起来不到500元。这样做,她们省去了学校的住宿费和伙食费。
新安县第三高级中学,在知道双胞胎姐妹的特殊家境后,每学期给姐妹每人减免了800元学费,姐妹俩所在的石寺镇的煤矿社区,也为她们办理了低保,每月每人有近200元的补助。
这些年来,姐妹的母亲也在忍受着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病痛。与此同时,她还要努力地维持家计。“我不奢望将来能跟着孩子们享福,只是盼望着她们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就行。”
“我报考师范院校,将来还要考研,我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妹妹王梦格作出这样的选择,目的是想有个平稳的发展,这样就能尽早让母亲生活好转。“我选择工商管理专业,将来想到大城市工作,这样收入更高。”同样朴素的孝心也萦绕在姐姐王梦晓心中,她想在不远的将来,能让年迈的父母不再为她们姐妹辛劳劳作。
姐姐王梦晓和妹妹已商量好了,只需凑够学费和住宿费,生活费她俩就可以靠上学时勤工俭学再凑。
如果有爱心人士想协助姐妹尽快圆梦,可以联系本报记者吉小平,手机18638819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