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桥村敬贤堂里的英才榜
陶桥村党支部书记陶文博指着村名匾很欣慰
□策划: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统筹:孟冉执行: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首席记者刘广超实习生于溪溪通讯员王会锋文图
编者按
九月在即,全国高校陆续迎来开学季。
漯河陶桥村,5名大学生即将启程,欢欣喜悦洋溢在每一名父老乡亲的脸庞。是的,他们有理由骄傲:全村991人有241个大学生,家家“金榜题名”。每年此时,都是这个村的丰收季、欢乐季。
高校开学季,河南学子都有着哪些别样的故事?
“别看我们村很小,但平均下来,基本上4个人出一个大学生,40个人出一个硕士,70个人出一个博士。”8月25日,在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陶桥村,村党支部书记陶文博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该村“大学生群涌”的罕见盛况,让“陶桥”这个“鸡鸣三县”的偏僻村声名鹊起。
源汇区陶桥村三面环水,西与漯河市舞阳县隔河相邻,南距驻马店市西平县仅2公里,有村民戏称早些年是个“三不管”的地方,是源汇区距离漯河市区最远的村庄。“全村共231户991口人,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经走出了241个大学生,其中包括13名博士生和21名硕士生。今年,又有5人考上大学。”喜形于色的陶文博对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说。
开端>>高考恢复第一年,考上两个大学生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陶桥村看到,村民们大多衣着朴素整洁,两层以上的楼房也不多见。“197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第一年,村里就走出俩大学生,这在当时可是件稀罕事儿。这俩人一考上学,村里其他人也看到了希望。”党支部书记陶文博向记者介绍道。
1977年,陶桥村有两人考上大学“鱼跃龙门”后,陶桥村的“大学闸口”一泄而不可收:从1977年到2019年,陶桥村已经走出了241个大学生;仅1998年一年,该村就有11人考上大学;目前该村在读和已经毕业的硕士、博士生,已达34人,而且立志“要考博士”者越来越多。
不久前,陶桥村刚满20岁的陶胜杰,收到南阳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成了从陶桥村考上的第239名大学生。“我选择的是物理专业,本科毕业后一定要继续考硕士、博士。”
“将来当个老师,我要通过教书育人,让更多的人用知识改变命运。”陶胜杰告诉记者。
攀比>>不比轿车比希望,不比排场比教养
“多年以来,村里一直盛行着这样的‘攀比风’:不比楼房比学生,不比轿车比希望,不比排场比教养!家长和孩子们都比谁的学习好、谁考上的大学好、谁大学毕业后工作好……”今年68岁的陶永谦是一位退休教师,他有2个儿子1个女儿,3个孩子1个博士,1个硕士,1个本科。如今,大儿子陶光辉在中科院研究所工作,曾参与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及航母的研制工作。
“大儿子勤学习,肯吃苦,有韧劲,有一年被派到湛江海军基地工作待了8个月。去的时候穿着短袖,回来穿了一身厚棉衣。”提起大儿子,陶永谦满脸的骄傲。
“我教育孩子就四个字:兴趣、习惯。孩子有了兴趣,才会想学习,学习的时候养成好习惯,会让他们受益一生。”陶永谦告诉记者,自己的三个孩子从小就被要求不写完作业不睡觉,家里的灯经常亮到深夜。
此外,陶永谦还让孩子们从上小学就开始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令他欣慰的是三个孩子都很争气,养成了勤学苦读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伴随着他们读本科、读博士和工作上,报效国家的愿望都很强烈。
艰辛>>砸锅卖铁攒学费,几个春节不吃肉
“咱房子可以不盖,东西可以不买,但孩子的书不能不念。”在陶桥村,供子女上大学的家庭,几乎家家都有“春节舍不得买肉”的辛酸泪,每位成才学子的背后,都有父母“累弯脊梁攒学费”的苦支撑。
“一到该过寒暑假的时候,我的心就开始揪成一团,放假意味着又该交学费了。过了报到时间,孩子没法上学可咋弄?”为供养三个孩子上学,陶永谦想尽了一切办法,找亲戚朋友、银行贷款……最困难的时候,亲戚朋友借了个遍,还欠下三十多万元。但不管生活如何困难,陶永谦从来没动过让孩子辍学的念头,想的仍然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
在村里,不只陶永谦,陶俊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陶俊国共培养了2个博士1个硕士,为了供孩子们上学,夫妻俩在街头摆摊卖馍夹菜,家里的房子至今都没翻修。三个孩子都是穿亲戚的旧衣服长大的。孩子上中学时有一双十几元的运动鞋,破了就拿去补补再穿,最后连修鞋的都说实在没法补了,才不得不扔掉。
“我们挣的每一分钱都供孩子读书了,有好几个春节都没吃过肉。”陶俊国回忆说,好在那段艰苦的日子熬过来了,而贫穷和苦难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陶桥村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
反哺>>走出去的那些人,致富不忘拉乡邻
“每年一到寒暑假,村里就开始热闹起来。大学生们开始言传身教,在敬贤堂为村里小学生讲学习的好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陶文博告诉记者,这些年走出去的大学生都很关心家乡的变化,利用假期回来的时间为村里出谋划策,积极为村里想办法。
为了挖掘该村大学生人才的优势,陶桥村专门建立了敬贤堂(亦称“乡贤馆”),把历年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和在外成功人士分别做成英才榜和乡贤榜,每个人配上照片和简短事迹陈列在敬贤堂,供村民学习参观。
“敬贤堂开馆之际,申进贤为村里无偿捐赠了小楷唐诗三百首百米长卷,牡丹长卷等作品,价值百万余元。”陶文博说。在政治生活馆开馆之际,陶秋阳也为村里捐献了苏东坡上下赤壁赋拓片、篆书留余等非常宝贵的书画作品。
“陶桥村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也得益于走出去的这些人‘反哺’。”据介绍,早在1998年,村民陶新社就出资十万元为陶桥村铺设了村里的第一条柏油路。而以陶文鹏为例的一批成功的自主创业者,也纷纷招募村民到其在外地所办企业就业。
溯源>>“崇文重教”久传承,民风一直很淳朴
“早在1941年的时候,村里就办起新式私塾学校。在当时,全县也没几家像样的办学机构。”陶文博说,一直以来,陶桥村都推崇‘孔孟之道’,特别是对儒家思想中“崇文重教”尤为看重并力行之。
“之前在一些村庄,‘读书无用论’很盛行,‘辍学-打工-结婚-生育-打工’好像是农家子弟的宿命。但在陶桥村,从来没有学生中途辍学。”陶永谦说:父母千方百计供孩子们读书,孩子们也渴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陶桥村的学生在校没有违纪现象,反而在学习上时刻“比学赶帮超”。
“‘重教启智,耕读传家’的传统,在陶桥村已经沿袭了一二百年,这也是陶桥村走出这么多大学生的根源。”分析起村里出人才的原因,陶永谦说,陶桥村历史上就重视教育,很多农户都是诗书世家,这也为后人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陶桥村的民风一直很淳朴,从来没出现过骂街斗殴的事儿,也从没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村民们告诉记者,在这种生长环境的熏陶下,陶桥村逐渐形成了“攀比学生”的风气,声名远扬的“大学生村”遂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