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木兰故里河南虞城县,有一个村庄叫郭土楼村,这里流水环绕,碧波荡漾,春有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夏有灿然怒放的向日葵。村支部书记杨新文带领村民把曾经贫穷落后的家园变成美丽怡人的公园,还让这个地方“土里生金”,吸引着八方游客的同时让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破旧立新 让孝善文化深植人心
8月20日下午,在郭土楼村中心公园,一群十四五岁的少年们正在游玩嬉戏。村里的美食街上,村民杨正魁正忙着准备新鲜的瓜果菜蔬。太阳一落山,游客们就会蜂拥而至,最热闹的时候,村里曾单日接待游客两万多人。
曾经的郭土楼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村里打架滋事闹矛盾的事情时有发生。2016年村里响应县委号召开始推行孝善文化,开设“以孝治家”活动,通过公开评选“好家庭”,表彰“好婆婆”、“好媳妇”,采取润物无声的方式宣传孝善传统文化。
杨善庙村头有一个大食堂,是专门为高龄老人开办的,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中午可以在这里免费就餐,而所有的经费都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捐赠,大食堂所有采买烹饪的活儿也是由村里的义工志愿者承担。
一顿家常饭暖了村里老人们的心,也为年轻人尽孝行善开通了一个绿色通道。
村里有位98岁的老人多年来跟着孙子生活,媳妇跟她已经45年没说过话了,经过孝善文化的不断宣传感染,2017年春天,80岁的媳妇欢欢喜喜把婆婆接到了自己家。
“邻睦风亦暧、家和万事兴,我们让大伙争做一个孝顺、善良、感恩的人,牢记中华民族的孝善之根。”杨新文说自从推行了孝善文化,村民婆媳矛盾化解了,邻里之间和睦了。
如今的郭土楼村,映入眼帘的是广场、湖泊、竹林、文化墙、健身园……, 漫步村中,屋前有花,屋后有果,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杨新文和村民商讨仿古井的建造
励精图治 振兴乡村谋发展
家风、村风、民风改善了,杨新文就琢磨着怎么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他发誓,要让村里人过上比城里人还幸福的日子。
上项目要有资金,村民们都遇到资金筹集的难题,但是虞城县推行的综治信用贷款让大家的困难迎刃而解。
“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贷款30万元,不用抵押,不用担保,凭的就是家庭信用!利息按天算,随时贷,随时还,特别方便,一下子解决了资金的大问题!”杨新文很幸运,他是综治信用三A级家庭。
“只要被评为综治信用家庭,就会有相应额度的贷款授信,打开手机可以秒到款,支付和还款都很便捷。综治信用家庭的评定工作很严谨,有专门的工作组,村一级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成员由党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乡贤及红白理事会负责人等组成,评定小组了解村民情况,也是最客观公正的代表。”
杨新文介绍,这是虞城县委以综合治理为统揽,以金融授信为突破口,创造性地激发群众、金融企业等,探索共建共治共享、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基层农村治理新模式。
要想获得综治信用家庭称号,必须符合十项前提标准,包括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孝善敬老等等,其中户容整洁、团结和睦都是重要的考量指标。
“通过全面开展综治信用家庭评选,喝酒打牌的少了,打架赌博的没了,大家努力比着干,乡风民风越来越好!我们的基层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好干了!” 村委会副主任杨献礼谈到综治信用家庭评选带来的影响时发出由衷的感叹。
在郭土楼村的花卉、竹海种植项目建设中,田间老坟的迁移是最大的问题。杨新文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最后大伙达到一致意见,采取自家坟自家平的方式,在平整后的坟地上面种植鲜花或和景观树,不影响后人祭拜。杨新文和杨献礼带头先平了自家坟地。
看到村干部率先平坟,其他村民也拿起铁掀去了自己家的田地。竹海种植区内111座坟地仅用一天时间就全部平整完毕,没有增加一分钱开支,也没有产生任何矛盾和纠纷。
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人人向好,美美与共,这样的良性循环让郭土楼村充满勃勃生机。
虞城县委书记朱东亚在评价综治信用家庭建设工作时说,这是社会治理方面的一大突破,是运用党建的力量、创新的办法、改革的手段进行的新探索,在乡村振兴、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杨新文设计的乡村民宿小院
变革图强 让农村富而美
“从干村支书到现在,我一直坚持学习,手机上的学习强国,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河南金土地”和“新闻联播”两个栏目,都是我最关注的内容。”46岁的杨新文本来只想“试试”当村支书的滋味,结果一干就是17年。
为了找项目,他带着村民代表三进陕西考察袁家村,山东竹泉村,四川宜宾的蜀南竹海都是他重点考察关注的新农村发展模式。
“我们村的农民公园,是村民们自发捐款40多万元建起来的。村里的一砖一瓦,一墙一路,都是大家自己动手修缮改建的,你们看,咱村干部正带着村民在砌一口仿古水井!”
杨新文手指的方向,三位村民正在太阳底下汗流浃背地砌一口青砖仿古水井。他介绍说,2013年10月,县委、县政府倡导建设美丽乡村,村委会和大家合计决定通过自愿捐款的方式改造村中的废弃地。经过改建后,弯曲的小路,流水环绕,纷繁的鲜花,四季溢香,曾经的臭水塘变成了湖泊,放养了红珍珠、鹅红头等观赏鱼,节假日周边县区游客纷纷赶来休闲垂钓,享受一份淡然宁静的乡村时光。
游客多了,村里的生意就跟着红火起来。杨献礼的儿子白天在县城上班,晚上回村里卖烤鸭肠,每晚收入七八百元,一个暑假赚了将近两万元。村民杨跃说,以前出去打工,扣掉吃喝穿用,一年也剩不下几个钱,现在坐在家门口,一个暑假光卖冷饮和矿泉水就收入一两万,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豫东生态竹海是杨新文带领大家多次考察后从江西吉安引进的优质雷竹种植项目。如今400亩翠竹已经蔚然成林,成为豫东大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担任过村会记的杨献礼给大家算了一笔经济账。以雷竹为例,每亩竹笋可收获600多斤,收益将近五千元。竹子产业链长,为了让村民掌握竹刻竹编技术,杨新文还从商丘请来了“留青竹刻”传承人贾海斌,让他在村子里开设工作室,为大家免费培训。走在村里,竹篱笆墙、竹工艺品已经随处可见,成了郭土楼特色之一。
“帮扶困难群众早日脱贫,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村委会的积极引导下,村民们自发地砍掉了有污染、经济价值低的杨树林,种上了玫瑰和果树。200多亩玫瑰盛开时是美景,采摘后制作的玫瑰露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化妆品原材料。杨新文还计划在村里开设原生态醋坊、磨坊、酱坊,开发原生态天然食品。
宜花栽花,宜果种果,村委会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就是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如今,全村20多名贫困户全部安置到各特色产业区务工,人均年收入两万多元,直接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四年多时间,郭土楼村变成了商丘远近闻名的文旅生态村、经济发展富裕村、孝善文化示范村。她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她是美丽、富裕的乡村缩影。
“尽管前面路还很艰难,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不能辜负村里父老乡亲的厚望。让村民人均收入过万元不是最终目标,让全村人都过上比城里人还幸福的好日子,才是我最大的心愿!”,杨新文说。(王娜/文图)
文章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