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贺桐 刘璞华)8月23日晚,由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编剧、国家一级导演查明哲执导,西安话剧院历时3年策划打磨出的现实题材精品剧目——《长安第二碗》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与上千名古城父老见面。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阳、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小育出席观看了此次演出。
《长安第二碗》是西安话剧院继话剧《柳青》之后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与《柳青》并称为“西安话剧院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舞台艺术二重奏”。该剧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主题,讴歌中华儿女拼搏向上、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过程。以一家开葫芦头泡馍的“老西安”家庭成长史来反映时代与社会的变化,通过演绎小人物在岁月变迁中的命运沉浮,映射了西安在改革开放洗礼下蝶变焕新的发展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8月16日编剧陈彦刚刚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擅长于为小人物立传的他此次操刀《长安第二碗》,更是将故事中的每一个“老陕”都刻画得惟妙惟肖,同时又将人物融入了陕西、融入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同时,该剧还将秦腔与话剧进行了完美的融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演员们也在该剧中有精彩的演绎。
演出开始前,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在采访中表示,尽管这部剧集结了“最强后厨”阵容,但自己内心实际上仍然十分紧张。“《长安第二碗》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西安生活,是我们的衣食住行、是我们的喜怒哀乐,是我们的犟脾气,也是我们的硬性格。故事里的每一个人,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在家门口演咱西安人的故事,你演的好不好,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
演出过程中,场下观众席不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肯定了这部作品,甚至有不少“老西安”潸然泪下。李洹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但近几年一直在国外发展,这次回到家乡,看到《长安第二碗》的宣传,他专程赶来观看了话剧的首演。李洹说,话剧以每10年为一个节点,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下,西安城里一个饮食家庭的成长,而他的年龄恰好和这些节点相近,所以他对每一个重大事件都有着深刻的记忆,因而这部话剧也令他动容。
“话剧把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极不平凡的成就浓缩在了一个城市家庭身上,这其中既有坎坷,又有感动还有幸福,更有着厚重的艺术作品对这个城市的浓厚深情。”李洹说,“剧情里小桌子一环套一环慢慢变成大桌子,也恰恰体现着着我们对国家的蒸蒸日上,以及老百姓对国家发展的美好期许。”
观众崔佳乐则对剧中1978年、2008年两个节点印象深刻,她说,剧中通过前后对比,让她切身的感受到了我们正经历的美好时代。“这些年,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西安人民也在努力生活,获得了应有的回报,我相信在以后,每次吃葫芦头泡馍的时候,我会更加细心地品味它的味道,回忆一碗葫芦头泡馍背后的故事。
据悉,《长安第二碗》已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2019年全国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作品计划》,并成为陕西省2019年重点现实题材创作剧目之一。该剧自今日起至本月29日在西安易俗大剧院进行为期7天的演出,同时应邀作为参演(开幕)剧目亮相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长安第二碗》首演剧照
《长安第二碗》首演剧照
《长安第二碗》首演剧照
《长安第二碗》首演剧照
《长安第二碗》首演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