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全国民族运动会为何首次走进中部花落河南

2019年09月05日19:32  来源:新华通讯社

5034

  原标题:全国民族运动会为何首次走进中部花落河南

  9月8日至16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首次走进我国中部地区,在河南郑州举办。本届运动会吉祥物名为“中中”,一个“中”字代表了河南人民对国庆70周年前夕这场民族体育盛会的热情和期盼,办好这届盛会,中原儿女义不容辞。

  天地之中:喜迎各族同胞“回家”

  距离本届运动会主会场几十公里远的嵩山脚下,四千多名登封塔沟武校的小伙子们正紧锣密鼓地排练着。“再累也快乐,只想为这场盛会拿出最好的表演!”16岁的熊林峰说。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名列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不仅是对河南的地理定位,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河南在中华文明孕育成长壮大过程中所做历史贡献的定位。

  少林寺少林友谊学校的学生们正在练习少林武术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有长达三千多年,河南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来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热土,四方文化在这里融汇,催生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历史上的河南是开放包容的,今天的河南同样如此。河南各民族成分俱全,除汉族外,还有55个民族近150万少数民族群众,各民族兼收并蓄、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鸟瞰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55岁的艾海提江·吐送从新疆来南阳经营玉石生意多年。“政府推行‘三不愁、四保障’,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入学不愁、就医不愁、语言交流不愁,就业有保障、出行有保障、居住有保障,合法宗教活动也有保障。”艾海提江·吐送说,南阳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在河南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各民族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了解内地的好机会,也是河南省向全国展示70年发展成就的好机会,将对各地区、各民族运动员增进了解、互鉴互学产生积极影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中原之“中”:大河之南今非昔比

  眼看赛期临近,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龙娃“中中”成为人们炙手可热的收藏品,郑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河南地处中原,本届运动会吉祥物取名‘中中’,饱含着河南人民对运动会圆满成功的祝愿,因为‘中’在河南方言里有‘行’‘好’‘没问题’等表示肯定的意思。”本届运动会组委会新闻宣传部副部长、郑州市新闻发言人石大东说。

  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河南人喜欢说“中”,也有实力说“中”。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南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50元增加到5万元,城镇化率从6.3%提高到51.7%,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河南体育事业发展也迈上了新台阶。”河南省体育局局长万旭表示,不仅全民健身氛围浓厚,乡镇健身工程覆盖率实现100%,河南省自1982年以来还成功举办了八届省级民族运动会,建立了19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活动基地。

  志愿者们在进行礼仪技能展示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刮目相看新中原。昔日河南“农、穷、笨、土”形象早已被厚重、开放、创新、进取的新形象所取代。可以说,举办本届运动会正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硬实力与以往成功举办各项重大活动软实力的综合折射。

  河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以“古”闻名的河南,正以“新”出彩,办一届展现各民族大团结、展现中原出彩形象的体育盛会,是一亿河南人民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城市之“中”:“郑龙头”乘势提质升级

  全市GDP突破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数据显示,2018年,河南省会郑州市实现多项标志性突破,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已跨进特大城市行列。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郑州正乘着举办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东风,实现城市全方位的提质升级。

  “本届预计将是规模最大的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据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黄旭东介绍,除17个竞赛项目外,还有近200个表演项目,开幕式当天各类人员的峰值预计会达到10万人。

  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看台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挑战更是机遇,为办好这次盛会,郑州市落实“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高质量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做好序化、绿化、洁化、亮化文章,全面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施“千条优秀路、百条卓越路、十条极致路”路段创建,加快打造有秩序、有气质、有品位的宜居宜业城市,以崭新的城市形象喜迎民族盛会。

  提升“硬环境”的同时,郑州市还注重打造“软环境”。目前,郑州市共注册志愿者超过194万名,志愿服务组织8800余个。其中,“绿城使者”城市志愿服务岗位分布在115条主要道路、50余家接待酒店和50个景区、商圈、医院等重点区域,志愿服务力求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

  “一场盛会,是对举办城市的综合检验,城市建设管理的水平、人文素养等体现都在其中。作为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办成一届‘安全、节俭、创新、出彩’的民族盛会。”郑州市市长王新伟说。(记者李亚楠、李文哲)

文章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 运动会组委会 河南经济 河南省委 民族体育 lsquo rsquo 中 中中 万旭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外媒评述:脱贫攻坚根治西藏贫困“顽疾”

    埃菲社11月2日刊发题为《西藏:通往天空之门的高速路》的观察报道称,脱贫攻坚根治西藏贫困“顽疾”。颜如森(音)以前在西藏西南部一个海拔超过4800米的偏远村庄以放羊为生,每天的收入为9元。

  • 96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新疆巩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阿同汗,维吾尔语的意思是“金子般的心”,这是呼图壁县呼图壁镇团结巷维吾尔族群众给“阿同汗”爱心志愿服务队创始人王桂珍取的名字。

  • 情谊就像坎儿井水长流——新疆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基础

    悠扬的马头琴声、欢快的麦西来甫舞蹈、时尚的服装秀……9月初,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特吾里克镇团结社区的大舞台上,乡亲们自发组织的联谊活动正在进行。和胡守义、海特热木一样,各族群众亲如一家的佳话在新疆到处传颂,“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观念深入人心。

  • 述评丨民族团结是西藏发展的坚实基础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处在新时代的巨大历史机遇期,西藏的发展更离不开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内部环境。就整个西藏而言,民族团结与发展的关系,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呢。

  • 有种小康叫一跃千年,独龙族之子——高德荣

    高德荣,男,独龙族,中共党员,1954年3月生,云南贡山人,云南省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任期间,科学制定发展战略,突出培育“水电、矿业、旅游、边贸”为主的特色产业群,为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 草原额吉——都贵玛

    都贵玛,女,蒙古族,中共党员,1942年4月生,内蒙古四子王旗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牧民。上世纪70年代,都贵玛自学蒙医蒙药和妇产科知识,先后挽救了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 刻中国石,传爱国情——布茹玛汗·毛勒朵

    布茹玛汗·毛勒朵,女,柯尔克孜族,中共党员,1942年6月生,新疆乌恰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她积极宣传爱国护边工作,在边境线的许多石头上刻下“中国”两个字,这些“中国石”成为当地护边守边、彰显爱国情怀的象征。

  • 吐鲁番市火焰山富民安居小区:团结互助故事多 个个暖心窝

    文秀兰放假了,她没有回自己家,而是来到同住一个小区的艾尔肯叔叔家,给艾尔肯叔叔的孩子辅导功课。在艾尔肯等社区居民的关心关爱和帮助下,伍华琼一家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文秀兰也加入到帮助他人的队伍中。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草原深处的“流动扶贫羊”

    ”和着屋外咩咩叫唤的羊群,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蒙古族老人斯仁塔日娃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讲述着借贫困户“扶贫羊”的初心。陈立庚 摄  一副墨镜、一顶鸭舌帽,布满皱纹的脸上挂着淳朴的笑……今年82岁的斯仁塔日娃是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昂素嘎查“流动扶贫羊”故事的主人公。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