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学生攀登最后两段垂直高度100多米的钢梯。
陈 杰摄(影像中国)
9月7日,甲拉曲西带着孩子们读课文。
俄底科日摄(人民视觉)
这几年来,我在村里教书的同时,见证着悬崖村的点滴变化。虽然我只是一名幼教辅导员,但在村里用着畅通的4G网络,用社交媒体向大山外面展示着悬崖村的发展,这些都是祖国日新月异发展的缩影。我要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
——甲拉曲西
海拔1400米—1600米的山坳,出入需攀爬800米悬崖藤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曾经与世隔绝,被当地人称为“悬崖村”。
甲拉曲西是村里幼教点的支教老师。2016年9月,她第一次到阿土列尔村,当时还没有修钢梯,从山底到山顶爬了近4小时,头晕腰疼腿软。村里安排了一间土木屋子给她住,但幼教点没有教室,只能暂时租用民房。
最让人头疼的是,孩子们一句普通话也听不懂。甲拉曲西便彝汉双语相结合,从最简单的称呼、礼貌用语等开始教起。孩子们现在各个都能说出流利的普通话。
甲拉曲西到阿土列尔村的三年,也是村里翻天覆地变化发展的三年:
2016年11月,17段藤梯被2556级钢梯取代,结束了村庄数百年交通不便的历史,上学路更安全了。
2017年,宽带4G信号接通,为村民开启了连接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悬崖村的故事走出了大山。
2018年,村里正式启用进山货运索道,生活家用不必再靠人背肩扛。
不仅如此,很多游客慕名前来,爬上钢梯体验风土人情,村里的经济收入和知名度大大提升。“我们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甲拉曲西的一番话,道出了阿土列尔村所有村民的心声和信心。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19日 02 版)
总有一些年份,注定会在时间的坐标轴上镌刻下熠熠生辉的印记。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乔迁新居。
”,帕查有格立刻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对于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他早已有了清晰的思路,“悬崖村”未来的路始终向前。村民们在悬崖上的旧村开民宿、做导游,在悬崖下的新家学刺绣、种果树,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投入更多资源,措施更加精准。图为2020年9月9日,驻村党员干部在贵州省榕江县计划乡污略村上门开展“问诊”工作。
这是8月10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四开乡梭梭拉打村拍摄的四川省武警总队援建该村的幼儿园、篮球场和产业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金阳县山江乡老寨子村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和通村公路(6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
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既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既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希望新闻工作者发扬优良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宣传舆论工作要“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再次向包括新闻工作者在内的各行各业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俯瞰四川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沐恩邸社区卫生院、中心校、便民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大凉山在哪里,到底有多大,但是,贫穷、偏远、落后,甚至疾病都成为了凉山在外的“标签”。人民网 赵祖乐摄 今年5月13日,“悬崖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下了高山,他们的新家在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2020年5月12日至14日,“悬崖村”84户精准扶贫户陆续搬进80多公里外的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进新房,开始山外的新生活。和王天才老人一样,高丰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再平是村里第一批种枇杷的人,也是第一个靠枇杷发家的人。
2020年5月12日至14日,“悬崖村”84户精准扶贫户陆续搬进80多公里外的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进新房,开始山外的新生活。和王天才老人一样,高丰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再平是村里第一批种枇杷的人,也是第一个靠枇杷发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