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爱国信仰永不熄灭

2019年09月30日17:39  来源:中国江苏网

5034

  今天是第六个“烈士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国有脊梁,才能屹立不倒。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庆前一天纪念烈士,意义不言而喻。据统计,革命战争年代以来,约有2000万烈士为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目前有姓名可考、列入各级政府编纂的烈士英名录的仅有180万人左右。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著名讲话。十天之后,开国大典,举国欢腾。当浸透了鲜血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中国大地上时,我们应当知道,没有烈士们的保家卫国、浴血奋战,便没有我们今日的胜利与幸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回顾历史,我们不能忘了那些在“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共和国的诞生、成长、壮大而洒下热血的英雄。李大钊就义前,敌人为摧毁他的意志,竟让他上了三次绞刑架,可他始终信念不改。赵一曼在敌人惨绝人寰的酷刑折磨下,临敌大节不辱,留下了“我的主义,我的信念,绝不更改”的永生绝唱。关在牢房里的许晓轩,敌人说只需要签下“自新手续”声明脱离共产党就可以出狱,但是他用铅笔在包香烟的薄纸上写下了“宁关不屈”四个字。无数烈士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勇于拼搏、前仆后继、英勇牺牲,他们见证了新中国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不朽的精神丰碑。

  这几天,全国各地很多群众都已自发来到当地的纪念馆、纪念碑前,为英烈默哀献花。今天,战壕上拔起了高楼大厦,鲜血浸染的土地早已遍是鲜花。曾有一名抗战老兵这样说道:“我们不怕死亡,就怕被遗忘。”刀光剑影、鼓角铮鸣虽远去,这些有名或无名的烈士却不能被遗忘。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发扬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我们仍然需要在英雄精神的激励下,努力奔跑、不懈奋斗。

  对英烈最好的告慰,就是接续奋斗他们未竟的事业。时下的中国,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人民的生活逐步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新中国70年的辉煌成就和幸福生活,是挥洒汗水、忘我拼搏的人们留下的光辉足迹。如果烈士们在天有灵,看到如今的中国“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必会心怀快慰,安然长眠。

  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和祭奠,都是一次铭史、明志的拷问和宣誓。也许再难遇到千钧一发、生死抉择的关头,但我们依然需要弘扬英雄精神、砥砺爱国信仰。江河歌唱,遍地流芳,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九州方圆,普天同庆,复兴伟业如日中天。(余铭)

文章关键词:抗战老兵 烈士 信仰 爱国 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49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九州方圆 基因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抗战老兵刘守文迎来百岁华诞,一家三代7人从军

    11月3日,家住伊川县葛寨镇窑头村的抗战老兵刘守文,迎来了自己的百岁华诞。生日当天的刘守文衣着整齐,头戴一顶军绿色的老式帽子,胸前挂满了勋章,虽已年过百岁但精神矍铄。

  • 铭记英雄是我们永远的信念和责任——访纪录片《英雄儿女》总导演闫东

    2020年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本片播出之际,志愿军老战士文击迎来103岁生日并收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 大型纪录片《英雄儿女》播出 以真实的力量震撼人心

    8月7日,总导演闫东(左)在上海采访原志愿军空军第15师43团1大队飞行员韩德彩(87岁)。总导演闫东说:“这部纪录片既关注当下,又兼具国际视野,是一部英雄的赞歌,也是我们对历史的深沉致敬。

  • 中国抗战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国外专家学者回顾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呼吁各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在一系列科学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号召中国人民团结起来,顽强抵抗,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 时政微视频丨致敬〔1〕——革命前辈

    福建古田、河北阜平、山东临沂、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安徽金寨、山西吕梁……习近平始终牵挂着革命老区的乡亲们,一次次千里迢迢前往探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当抗战老兵方队驶过之际,习近平起身致敬;见到革命前辈、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习近平亲切称呼她为“老阿姨”;

  • 千余公里外来信 背后是一家庭跨越海峡70年的等待

    日前,大象新闻 东方今报记者收到了一封从1000多公里外的福建省福州市邮寄来的信件,写信的是一位83岁的老人,而这背后则是一个家庭跨越海峡70年的等待。为了能完成这些在台孤独离世老兵的遗愿,大象新闻 东方今报联合头条寻人一起在为他们寻找老家的亲人,帮助他们落叶归根。

  • 继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感言)

    如今回想起来,我们能够取得这样伟大的胜利,真的很不容易。身处和平年代,希望年轻人珍惜当下,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锤炼精锐之师,支队官兵会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担当,接续奋斗,奋力谱写强军伟业新篇章。

  • 震撼!数百人的热血救回一条人命,这张照片刷屏……

    ↓↓↓ 一地空血袋 数百人热血救回患者性命 病人当时急需大量用血 而她的血型是临床上较紧俏的A型血 立即将“救命血液”送往医院 并随时备血以供需求 

  •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国内外纪念馆联动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2020年9月3日上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作为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发起单位以及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秘书处单位,组织协调国内外80余家博物馆、纪念馆共同开展联动纪念活动。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冀鲁豫边区抗战史实展馆汉白玉碑前向抗战英烈敬献花篮、鞠躬致敬,以此来缅怀抗战英烈。

  • 抗战老兵口述:撬铁轨剪电线送情报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张鸿玉1929年出生在山西省长治县东庄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张鸿玉兴奋地告诉记者:“八路军说这小伙子壮、不怕苦、不怕死、很勇敢。除了破坏铁路和剪电线之外,张鸿玉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了解敌人的各种情况,给八路军通风报信。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