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9日,拨开3800年的历史烟云,二里头遗址在经历六十年的考古发掘后,显现出第一王朝的大都气象。六十年,一个甲子的轮回,凝聚着三代考古人的青春和汗水。
2019年9月19日,拨开3800年的历史烟云,二里头夏都遗址在经历六十年的考古发掘后,显现出第一王朝的大都气象。六十年,一个甲子的轮回,凝聚着三代考古人的青春和汗水。记者专访到数位亲历二里头遗址发掘的考古人,拂去历史的尘埃,跟着他们一起回望这段不朽的文明。
1975年,刘忠伏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1978年正式加入二里头夏都遗址的发掘,他是第一代考古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参与发掘了2号宫殿,据他回忆,当时全队人都非常振奋,20出头的他更是激动不已:“我们又挖出一个大型的四合院建筑,这机会也不是人人都有的,被我碰到了。”
宫殿发掘后,需要拍照留存。那时候没有航拍,大家就把脚手架搭起来,刘忠伏带着安全带,慢慢地爬上14米高的架子上,举着相机向下俯拍,这才完成了拍摄工作。“别看我那会儿年轻,但心里也挺害怕。”刘忠伏说,后来慢慢才有了热气球,再后来有了直升机,现在有了航拍,这些变化令他十分感慨。
那时候的发掘工作者条件很艰苦,刘忠伏从北京来到洛阳二里头,要自己背着脸盆、被褥等行李来,住在简陋的房子里,没有电灯,只能点煤油灯,一到晚上黑布隆冬的,把队里的女同志吓得够呛。“一个月的伙食费也就10来块钱,但我们不觉得苦,没有怨言。”谈起当时的拼劲儿,刘忠伏讲起了第一代考古队长赵芝荃。
1959年,二里头夏都遗址被发现,他成了首任队长,这一干就是20年。几乎每年,赵芝荃都像候鸟一样往来于北京的家和中原古都考古队之间。
赵芝荃口才好,会处理关系,与偃师当地从官员、企业主到村干部乃至农民兄弟相处都非常融洽,所以在当地人缘甚好。晚上在村里散步,老乡都会和他打招呼:“赵队长回来了?喝汤了没?”透着一股乡里乡亲的热络劲儿。
刘忠伏说,赵队长对河洛感情很深,2016年因病逝世后,他的生前遗愿是把骨灰撒入洛河。
10月18日,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在即,第二代二里头考古发掘工作者王宏章仍然忙碌在一处发掘工地上。据他回忆,35年前,也是在10月的秋天,他来到了二里头考古队。
那时他二十出头,高中刚刚毕业,在二里头村农技站干了一段,觉得没意思,正好考古队招人,他就报了名。考试很顺利就通过了,他负责给文物拍照做记录,跟着第二代二里头考古队队长郑光工作。
王宏章回忆,郑光是地道的四川人,在大学毕业不久来到了北方的这个小村庄,埋头一干就是几十年,那件被誉为“华夏第一爵”的乳钉纹铜爵,就是在他在任时发现的,那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有人来工地十年,都发掘不出一个铜器墓。我刚来不久,就参与发掘出一件铜斝,心情非常激动,这也是二里头遗址目前发掘的唯一一件铜斝。”提及这段经历,王宏章一下变得兴奋起来,作为考古工地的“专职摄影师”,他立马按动快门,为这件铜斝拍下了“出生照”。郑超/文 王访贤/图
“这份不起诉决定书对我而言,除了对犯错的悔恨,更是对检察机关的感恩和崭新未来的向往。今年10月26日,在临湘市一所中学举行的成人高考某考室内,监考老师发现考生“吕某”的长相、携带的身份证照片与准考证上照片有较大差异,存在代替考试嫌疑。
此次招聘的枪手数量较多,至少有80名,男60人,女20人。招聘代考“枪手”的男子自称姓陈,他告诉代考的人,现场做试卷,具体听从现场教务人员的安排,早点完成可以提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