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着力形成高收入、高消费、高质量增长的正反馈机制

2019年10月27日15:3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503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464元。上海和北京的人均消费分别为33557元和31542元,是全国人均消费的两倍以上。上海还是全国收入最高的地区,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292元,北京紧随其后达到50541元。

  京沪两地的高收入和高消费,充分证明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想花钱,必须有钱花。没有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消费很难稳定提升。

  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最基本的条件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来自哪里?来自相对充足的就业机会,来自就业劳动者的劳动创造。这就是经济下行压力下稳就业的经济学内涵。稳就业就是稳收入,稳收入有助于提振消费,消费的拉动作用又有助于稳增长。

  京沪两地形成巨大消费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供给端产品与居民需求形成了结构性匹配。收入增加后,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提升而来的是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者更加需要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国内市场无法满足居民的消费愿望,那么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强的消费能力必然外溢。前几年,中国高收入群体到欧美或日韩“扫货”,就是消费能力外溢的表现。

  应当看到,消费能力外溢削弱了国内的消费能力,不利于扩大内需,进而还会影响经济增长。有鉴于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必要。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各产业的产品结构也迅速进行着调整以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97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3005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77869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376925亿元,增长7.0%。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贡献率持续提升,同居民对服务业需求旺盛的情况相吻合。

  京沪两地经济体量大、市场规模大、产业分工细、产品品质高、生活性服务业发达,能够满足京沪居民多层次、多样性、品质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实现了供需在更高层次的动态匹配。京沪两地建立在居民高收入之上的高消费,也证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的成效。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京沪的高消费就为两地的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持久动力,高收入、高消费、高质量增长实现了正反馈。

  我国有世界最多的人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且市场可挖掘的空间还很大。我们有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高收入、高消费、高质量增长的正反馈机制。要实现这一正反馈,必须紧紧抓住就业稳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两方面工作。前者提供了高消费的收入条件,后者提供了高消费的产业条件;前者提供了消费能力提升的可能性,后者则决定了消费能力转化成消费规模的必然性。

  我国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在稳增长中调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为形成高收入、高消费、高质量增长的正反馈机制创造了条件。未来,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将不断得到充实。(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文章关键词:正反馈机制 高消费 动态匹配 消费能力 责编:李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