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延边11月22日消息(记者王晶)农村残疾人,特别是农村贫困残疾人,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扶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群体。
时至冬季,东北农村已进入“窝冬期”。然而,49岁的张运波却没有在烧得火热的炕头上享受片半刻清闲。身为吉林长春朝阳乡团林子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坐在轮椅上,每天忙碌地统计着来自各地的农产品订单,带着村民修整大棚,为明年种出更好的蔬菜做准备。“我本身就是残疾人,很清楚残疾人的需求,一时的救助改变不了什么,只有发展产业,让他们自食其力,才能更有尊严地活下去。”张运波说。
张运波带领农户研究水稻种植品种和订单销售情况(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2020年“全面小康”的脚步渐行渐近,吉林省在三年内完成8万余残疾人的脱贫,其中部分为老残一体和重度残疾人。从长春到吉林市,再到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在吉林走访调研的几天里,记者见到了更多的“张运波”。其实无需更多数据,所闻所见的一个个具体的人与事,都是吉林基层农村助残脱贫故事里的鲜明注脚。
特色产业促脱贫:拄着拐种榛子树的“乡土专家”
一轮降雪天气过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的气温又降不少。山坡绵延起伏,榛子漫山遍野。落日余晖中,一个身影一起一伏地走在山路上。57岁的李端仁拄着拐杖前往山上筛选健康的榛子树苗木,为明年种植做着准备。
去往仁利榛树栽培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一条沙石路,颠簸了两个小时,记者终于见到了李端仁。他看上去憨厚朴实,腿脚曾患双侧股骨头坏死,有些不灵便,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却带领残疾人走出了一条致富路。“榛子连摘、再打壳、再销售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不,我们今年的果子刚刚销售完,收入大该有40余万元。”站在山顶上,李端仁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他的“宝贝们”。
作为粮食大省,近年来吉林一直努力打造着玉米“黄金”、大米“白金”和杂粮杂豆“健康”这三张名片,同时,这几种作物也一直是当地脱贫攻坚的主要载体。但李端仁为何没按套路出牌,带领着村民铲掉玉米杆、栽上榛子树?
李端仁与他的榛子林(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原来,李端仁所在的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北大湖镇宋家村地处丘陵地带,过去村民主要种植甜玉米,但由于气候差,产量和品质都跟山下的没法比,辛苦一年也卖不上个好价钱。一次机缘巧合,他接触到了大榛子种植项目。调研发现,一亩的玉米收入不过几百元,而一亩榛子的收入则有8000多元,几乎是种植玉米的十倍,“主要是榛子树不用过多的打理,省时省力,适合残疾人作业。”
“当年结出的榛子被各超市抢购一空,干果每斤能卖到15元至20元。到2017年,收入最高的一户一年能达20万元。”至今,李端仁回忆此景时仍颇为自豪。此后,为更好地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永吉县残联把李端仁的榛子种植基地作为残疾人扶贫实训基地,扩大到对残疾人进行集中培训,组织残疾人开展榛树栽培培训,培训残疾人500余人。
而对于残疾人买榛苗,李端仁每棵优惠30%。曾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景玉环便是受益者之一。55岁的景玉环带着32岁的脑瘫儿子相依为命,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母子二人因为山地不能种植玉米,家庭收入大大减少。在永吉县残联和李端仁的共同帮助下,2015年,景玉环种下了一千多棵榛子苗。
“今年是榛子树的第五年,第一次长果就卖了5000多元。加上打扫村里的街道等收入,我们家今年实现了脱贫。“坐在自家炕头上,景玉环谈及此处,落了泪,她再也无需靠被人救济过活。而看到这样的场景,很多曾经不看好的村民也把原本荒废了土地栽上了榛子苗。甚至,如今部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村栽起了榛子。
精准康复助脱贫:“大康复”补医疗“短板”
前几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迎来2019年第一场雪。
走进安图县明月镇龙泉村的卫生室内,76岁的村民卢大爷在康复脚踏车上进行着下肢锻炼。由于常年“三高”,卢大爷总觉得下肢麻木、不听使唤。“‘三高’就得多运动,可这冰天雪地的能去哪?卫生室里放几个器材多得劲儿,不明白的还能问问卫生室的工作人员。”平日地里没了农活,卢大爷都要到这里来动动筋骨。
康复是残疾人就业、就学、融入社会的前提,由于残疾人康复周期长,专业性强,需要医务人员正确指导,持之以恒,许多残疾人因为经济原因和交通原因难以坚持。而将康复室设置在村卫生室内,无疑解决了这些问题。
村民正在卫生室内进行康复训练(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安图县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南部,素有“长白山第一县”之称,是国家级贫困县。其中,全县共有1.1万持证残疾人。对残疾人来说,康复项目则是一笔不小的医疗花费。“这个残疾人康复室建立于2018年,为残疾人康复服务提供了场所和设施,全村每天都有几名残疾人和村民来这里进行康复训练、文娱活动,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的目标。”中央政策研究室下派到龙泉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王平堂介绍到。
实际上,这仅是当地“大康复促精准脱贫”的村级残疾人工作内容的一部分。从2018年开始,明月镇卫生院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医生还为村里的残疾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走进村中贾如美家的小院,门口几十米的水泥路是村里专门为其修建,而屋内炕头墙上则清清楚楚地贴着村内家庭医生及扶贫书记的联系方式。
贾如美今年已有77岁高龄,为听力二级残疾,75岁的丈夫吴继奎是肢体三级残疾,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月至少入户一次,服务项目为基础状况(血压、体温)检测、康复需求调查、康复评估、心理疏导等。”她告诉记者,2017年12月,丈夫吴继奎享受了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重点干预项目80元残疾评定补贴。2019年3月,县残联为贾如美发放了助听器。
贾如美家中墙上便贴着医生联系方式(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此外,针对残疾人辅助器具选择应切合实际,安图县也力求服务人性化考虑需求层次。首先解决生存障碍和个人医疗,其次考虑功能障碍进行代偿。与贾如美同村的王晓美,肢体一级残疾,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通过动态更新入户调查康复服务需求:洗澡机和护理床。
记者见到王晓美时,她已躺在床上四年,几乎没有任何意识,为此,他的丈夫放弃了原出租司机的工作,照顾至今。2018年县残联为其适配了护理床、防褥疮气床垫和洗澡机,通过辅助器具适配极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护理状况,减轻了家庭负担。
临行前,记者还得知,如今加上贫困残疾人“两补制度”,贾如美和王晓美的年家庭收入均已超过了两万元,其中包括光伏资金分红以及村里为其安置的岗位务工收入。显然,精准康复切实提高了安图县的康复服务水平。
当地残联为王晓美提供的防褥疮气床垫(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精准兜底保脱贫:贴合实际 瞄准残疾人需求
一场大雪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大兴沟镇双河村被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一群肥硕的大鹅,悠然自得地漫步在雪地里。李秀珍拎着一口袋饲料,走近了鹅群。
46岁的李秀珍是肢体、智力等多重残疾人,与78岁的母亲相依为命。多年来,分别享受着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了帮助这个家庭实现脱贫,当地为其在村里安置了公益岗位。今年5月,当地残联还对其实施了农村残疾人扶持产业项目,免费发放了30只鸡、20只鹅以及1000斤的玉米。如今,这群鹅和鸡已可以出栏。
除了产业、康复扶贫,吉林省也在强化精准兜底,确保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纳入兜底保障范围。据记者了解,李秀珍一家受益后,按照当地的行情,一只鹅可以卖到150元,一只鸡为100元。
李秀珍收拾着从地里捡回来的玉米(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有数据表明,自2016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吉林省共帮助57.6万人次残疾人享受了“两项补贴”政策;通过开展精准康复服务,有康复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帮助2万余名有需求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现了自主生产增收;为12081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但这些似乎还不够,剩下的近两万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才是脱贫攻坚中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此,吉林省残联副理事长李德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吉林省将针对这部分没有劳动能力的群体研究相应的托养和兜底保障等工作,同时,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防止脱贫人口再返贫。而这,恰恰符合中国残联整体的大方向。针对下一步工作,中国残联负责人告诉记者,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贫困残疾人脱贫政策的有效落实,进一步重点聚焦贫困重度残疾人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残疾人开展文艺活动(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数天的采访结束,雪后的汪清县万里无云,驾车一路离开县城行至新惠社区一家残疾人日间照料示范站。当记者赶到时,由社区残疾人组成的残疾人阳光艺术团正表演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目。这里作为扶贫迁移安置社区,贫困残疾人较为集中。通过不断完善照料站设施设备,经常组织残疾人开展文艺活动等各项活动。
眼下,吉林仍处于冰天雪地模式,但这家小屋里却温暖如春。
尹庄村村支书蔡玉军介绍,2019年,村里先后投入该合作社53.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发展生产,实施芦笋带贫项目。钟艳红,福甬集团李岗村扶贫车间的一名普通女工,曾经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漂泊在浙江省打工四五年,一年最多回家两趟。
刘曼 摄 车上摆放着螺丝、扣子、针线、风油精、创可贴、晕车贴、卫生纸、医用纱布等各式各样的小物品。刘镜辉的工具推车上还挂着“长沙火车站学雷锋小组承诺”标识牌,上面列出了四项“学雷锋服务项目”承诺,这也是刘镜辉对自己学雷锋行为的承诺。